在那片西北的辽阔天地上,有一方土地,时常被人以“遥远”与“荒凉”来概括。然而,若只依赖传言,便轻易下定论,那与井底之蛙无异。新疆,便是这样一个地方。雪山与草原并肩而立,沙漠与绿洲互为依托,民族文化在此交织出万千色彩。这里不是单调的荒漠,而是厚重的画卷。只是许多人未曾亲临,眼里仍旧蒙着一层旧尘。
我与朋友原本是要去喀什,途经乌鲁木齐时,竟被时间多赐了七八个小时。依旧的心思是窝在机场,任时光虚耗。可心血来潮,总会带来转折。于是决定去城里走走,哪怕只是一瞥,也算不虚此行。乌鲁木齐,这个名字于我原本模糊,只觉得是边陲之地,或许带着些粗犷与寂寥。可当脚步迈出机场,一块牌子却冷不防给了我们第一记提醒——“地铁1号线机场站”。
“乌鲁木齐也有地铁?”我们几乎同时冒出这句疑问。要知道,在内地不少省会尚无地铁踪影。原以为西北的首府会姗姗来迟,却不料它早已先行一步,把机场与市区紧紧连结。这样一条地铁,不止是交通工具,更像是城市伸出的手,将远道而来的客人牵引进怀。
进了地铁站,眼前更添惊讶。那并非内地城市地铁的千篇一律,而是浓浓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虽说只有一条线路,却巧妙串起机场、火车站与商圈,几乎囊括旅人最需的去处。短短一程,却让我们原有的刻板印象土崩瓦解:所谓偏远落后,原是无知的臆想;所谓缓慢落伍,不过是自以为是的投影。地铁里的气息,明明与任何大城市无异——快节奏,现代化,鲜活而生动。
朋友感慨:“原来新疆并没有我们想的那样远。距离,不过是心里的障碍。”话虽轻,却道出了真意。许多人眼里的新疆,仍停留在老旧的影像与传说中。可只要踏上这片土地,便会发现另一番光景:街道宽阔,商场繁盛,年轻人刷着最新的软件,老人们在公园里舒展筋骨。现代的气息处处可见,而那份独有的韵味依旧未曾失落。
短短几个小时的停留,却让我们尝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真滋味。旅行,恰似一把钥匙,能打开偏见的锁。走出机场,坐上地铁,尝一口烤包子,再抿一口酸奶粽子,与人擦肩而过时,那份隔阂便悄然散去,留下的,是亲切与热爱。原来,所谓偏见,不过是无知的产物;而了解,往往要靠亲身的脚步去丈量。
于是,我愿说一句:愿更多人亲眼去看新疆,亲手去触摸那片土地的温度。旅行不仅让人开阔眼界,更让人心怀包容。愿你在路上遇见真实的世界,也遇见更丰盈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