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传下来的 “咬秋” 习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这时候的果子经过整个夏天的暴晒,糖分都攒得足足的,一口下去全是阳光的味道。
作为每年水果市场的 “黄金档”,
9 月的果园简直像开盲盒,随便摘一个都甜到心坎里。
今天就给你们扒一扒果农私藏的 8 样宝贝,每样都有段不小的来头,错过真得等明年。
要说 9 月的 “爆汁王者”,秋月梨必须拥有姓名。
湖南城步的高山基地里,这玩意儿含糖量能飙到 12 度以上,当地果农说 “基本不用嚼就化水”。
这品种是从山东引进的 “新贵”,用农家肥伺候着,还得套袋防虫害,难怪能卖到 20 块一公斤。
上周在果园帮着摘梨,被蜜蜂追着跑了半亩地,就因为这梨香太招蜂引蝶。
冬枣这东西很有意思,堪称 “时间管理大师”。
山东沾化的大棚冬枣 7 月就抢先上市,但内行人都等 9 月中旬的露地果。
陕西大荔的果农更绝,温室、大棚、露地三管齐下,从 7 月卖到 12 月,但要说最甜的还是 9 月底那批。
教你们个秘诀:选红透带光泽的,纹路越深越甜,咬开要是能看到 “糖心”,那就是赚到了。
苹果界的 “早熟选手” 已经登场了。
云南陆良的 “鲁丽” 和 “华硕” 7 月就抢鲜上市,比普通品种早 20 天。
但西北果农更认 “美八苹果”,泾川县的果园里,这货还没熟就被客商订光了。
别迷信红富士,9 月的早熟苹果带着天然果锈,那是阳光吻过的痕迹,脆甜得很。
石榴这 “西域美人” 自打汉代传入中国就没失过宠。
现在市场上最火的突尼斯软籽石榴,不用吐籽直接嚼,汁水多到像在喝石榴汁。
果农说看石榴得掂重量,沉的才是 “满腹经纶” 的好果子,纹路越清晰越甜。
剥石榴别用刀划,从顶部轻轻掰开,顺着隔膜一撕就开,这手艺还是果园大爷教我的。
葡萄爱好者 9 月可别错过晚熟品种。
巨峰、茉莉香这些 “老熟人” 经过秋露滋润,甜度比夏天高了好几个档次。
张骞当年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葡萄种,现在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果农们说 “挂枝越久越甜”,
但也得赶在打霜前摘完,不然一场霜下来就全完了。
猕猴桃这 “维 C 之王” 现在正是时候。
不管是绿心的 “贵长” 还是红心品种,买的时候别挑软的,果农都建议 “硬着买回家捂”,
放两个苹果催熟,软到刚好捏得动时吃最甜。
这货别看长得毛茸茸的,人家可是从野生猕猴桃驯化来的 “混血儿”,现在成了中秋礼盒的常客。
柿子家族也开始登场了。
陕西的水晶蜜柿、脆甜柿现在正当季,颠覆了 “柿子要涩” 的老观念。
脆甜柿摘下来就能直接啃,脆生生甜丝丝的,完全不用等脱涩。
不过老果农提醒,柿子虽好别多吃,尤其别空腹吃,不然容易得 “柿石症”。
最后压轴的是柑橘类新兵 —— 云南蜜桔。
9 月的 “解腻神器”,果皮薄得像纸,剥开来一瓣瓣晶莹剔透,酸甜汁多。
虽然比不上冬天的砂糖橘那么甜,但带着股秋天的清爽,吃多了也不腻。
这 8 样水果各有各的脾气,都是大自然给秋天的馈赠。
果农们说 “上午采的水果最水灵”,因为经过一夜呼吸,糖分都沉淀下来了。
趁着天气正好,赶紧去市场找找这些应季鲜果,毕竟错过了这波,就得等明年果树再攒一年阳光了。
吃水果这事,讲究的就是个时令,顺应自然准没错。
转载自《简食记》,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