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夏意正浓的时节,也是新津大地与梨树深情相拥的月份。此时的新津,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梨果挂满枝头,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与梨树间不解的情缘。
清道光版《新津县志》记载,“梨,一名快果,一名玉乳,一名蜜父。《尔雅疏》:在山曰樆,人植曰梨。”在新津人的心中,梨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生活的态度。
新津的梨树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数百年前。那时,新津的丘陵地带,如永商、普兴等地,梨树星罗棋布,点缀在田坎、沟坎、崖坎及房前屋后,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诗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津的姜梨园,据《永商乡志》记载,这里在“清乾隆年间就有不少的梨树。最初是一位姓姜的农民引进的品种,后来发展到任湾一带。”如今,姜梨园里仍保存着326株240余年的老梨树,它们虬枝环绕,形态各异,果大汁甜,生机盎然,成为新津独特的文化遗产。
时光流转,新津梨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金川梨、莱阳梨、苍溪雪梨、金花梨、丰水梨、翠冠梨、黄金梨、绿宝石梨等优质品种。如今,新津的梨树种植面积已经上万亩,以梨为媒,以节兴旅,到新津赏梨花、品梨果、玩农家乐成为新潮流。
每年的梨花节,那千树万树的梨花,洁白如雪,香气四溢。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只为一睹那漫山遍野的梨花盛景。梨花溪畔,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曾经的贫困山丘,如今已成为人们致富的宝地。梨农们通过种植梨树,不仅改善生活条件,还实现自己的价值。而那些因梨花而兴起的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更是为梨花溪注入新的活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梨的吃法多样,肉质脆嫩多汁,榨汁甘甜醉人。梨膏柔滑细腻,入口即化,回味无穷。梨干则保留自然的香甜,更添一份岁月沉淀的韵味。在烹饪中,梨与冰糖、枸杞慢炖,成就一道营养与美味并存的甜品,冬日里的一碗热梨汤,暖身更暖心。此外,梨还能煮粥、制甜点,每道佳肴都彰显其独特魅力。而除了美食的角色,梨在中医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梨性凉,清热化痰、生津润燥,与川贝冰糖蒸煮,有效缓解咳嗽化痰之症,是美味与健康的完美结合。
七月盛夏,与梨共赴夏日之约的还有葡萄。清道光版《新津县志》记载,“葡萄,一名马乳,一名黑水晶。出自大宛国。张骞自西域带归,犹白、黑、黄三种。”
新津自1986年引进“巨峰”良种葡萄以来,又先后引进了魏可、峰后、美人指、夏黑、香妃、秋黑、维多利亚、阳光玫瑰、巨玫瑰、摩尔多瓦、紫地球、紫水晶、蓝宝石、丛林玫瑰等新品种,并示范推广了葡萄避雨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新技术。
如今,新津的葡萄种植面积约2500亩,产量突破4000吨,主要集中在安西镇。走进安西的葡萄园,阳光玫瑰、夏黑、温克、蜂后等品种琳琅满目,如珠如玉,晶莹剔透,惹人喜爱。
七月应时而食,梨与葡萄,在夏日里争“鲜”上市,梨果飘香,葡汁甘甜,如诗如幻,是盛夏时节最好的回馈,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夏天。
END
▐撰稿:郑小满
▐来源:方志新津
往期推荐
01
施小琳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措施等工作
02
全会《实施意见》起草的背后→
03
共青团新津区委组织开展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