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泾县文旅鲜活人物
关注泾县文旅产业发展
2024《泾县文旅人》栏目
是泾县之窗&泾县文旅局推出的
《泾县人的一天》特别版
导读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入夏之后,泾县月亮湾风景区逐步进入高峰期,来自各地的游客乘着小小竹筏,在汀溪河划过,两岸旖旎的风光宛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让人陶醉……
一篙一筏的坚守
时间:6月18日
人物:黄配林
职业:月亮湾风景区竹筏工
游客们的流连忘返离不开
月亮湾风景区110多位竹筏工的辛苦付出
他们一篙一篙撑着竹筏
让游客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今天的主人公黄配林
便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
月亮湾风景区
走进黄配林的故事
一顶草帽、一杯茶水、一根竹篙,是竹筏工黄配林上班的所有家伙什。
当小编见到黄配林时,他正在竹筏漂流码头做准备工作,等待着游客的到来。跟印象中的所有竹筏工一样,他黝黑的皮肤,挺直的身板,粗壮的双臂……显得精干有力。
“我到月亮湾风景区做竹筏工
估摸着快有15年了……”
黄配林一边说一边用有力的大手
挥着手里的草帽给自己扇风
今年62岁的黄配林,其实早在18岁时就在汀溪河上“行走”。早些年,交通运输还不是很便捷,想把藏于深山竹林中的“财富”运出交易,只能利用水运,黄配林也就成为了“放排人”。后来道路改善,竹筏作为运输工具的功能逐渐减弱。
正因为此,黄配林的撑筏生活间断了很多年,他也曾走南闯北,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家乡的那一篙一筏。
后来
月亮湾风景区的旅游开发
搞起了竹筏漂流
才让他拾起竹篙重操旧业
如今,摆渡撑筏已经成为黄配林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山清水秀的月亮湾风景区
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清风
闯入眼帘的是巍峨群山和漫山翠竹
河中成群的鱼虾尽情嬉戏
……
这里已然成为了周边游客
心中的“网红”打卡地
坐上黄配林的竹筏
“这边是鸳鸯潭,远处那边是犀牛望月
前面经过木桥,大家注意低头……”
他一边撑着竹筏
一边为游客们讲解两岸风光
并提醒注意事项
黄配林的双臂
长期在河上“行走”,小编注意到黄配林的双臂已经青筋凸起。
撑筏没有一把子力气做不好,但仅仅有蛮力一样做不好。他手中的竹篙就是“方向盘”,越险滩、过激流,漂过深潭时悠哉悠哉,滑过水浅处一样稳稳当当。
30多度天气,不一会儿涔涔汗滴便爬满了他的脸颊,衣服也有了深浅的印记,但他手中的动作仍旧干净利落,眼睛时刻关注着水流的方向、漩涡、深浅,一篙一篙地撑着竹筏安全地顺流而下,让游客们尽情游览山水风光。
历时50分钟,划过近6公里的河道
黄配林早已满头大汗
将游客送上返回起点的摆渡车
自己又匆匆坐上筏工车辆
准备开启下一轮的工作
每一天,都是这样的循回往复
……
午休时间,黄配林也只是和同事们围坐在一起,简单吃一些从家里带来的饭菜。
“看到游客们从竹筏上下来开心的样子,我就是累些,也值得了。”黄配林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游客喜欢上月亮湾的山山水水。
回忆起今年的端午节假期
黄配林在骑车上班的途中不慎摔伤
即使如此
当天他还是坚持撑了四趟
从业十几年的黄配林
目前担任西太组组长
(竹筏工多为西湾、太平坑人)
行筏上万趟
帮助游客捞过戒指、手机
广受好评
迄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没有一条投诉记录
2021年,黄配林像往常一样在河面上撑筏,突然听见有人大声呼喊“救命”,顺着河边望去,有多名打水仗嬉水的游客落水,黄配林当机立断,将筏上游客安置好后,便立马赶了过去,与正在附近巡逻的几名工作人员合力将溺水游客救援上岸。
对于救人这件事,黄配林说:这只是举手之劳,我们景区任何一个竹筏工看到都会施以救援的。
“老古话说得好:世上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我们这行,吃苦排第一。”黄配林告诉小编:“7、8月份每天都是连轴转。去年游客多时,我最高峰一天跑了7趟。”
可能是因为过惯了这样的生活,当问及是否想过“上岸”时,黄配林坦言:“自己早已习惯了在水上飘摇的感觉,而且月亮湾风景区现在发展的不错,在这里撑筏有稳定的收入还能天天回家,所以,身体允许的话希望可以再撑十年。”
迎着朝阳出发,伴着余晖返航
一张张挂满汗水的面孔
一件件浸透汗渍的衣服
平凡岗位中坚守的竹筏工们
在一筏一篙中守护着家乡的绿水青山
讲述着泾县文旅人的奋斗故事
来源:泾县之窗
往期精彩
泾县乡村咖啡打卡攻略4@综合篇|从山野间到舌尖,探寻不可错过的泾县村咖好店!
2024中国·皖美山水暨第四届长三角体育节中国·桃花潭第十一届龙舟赛鸣锣开赛
增加值达19.71亿元!泾县文化产业“吸睛”又“吸金”
泾县乡村咖啡打卡攻略3@桃花潭篇|真香!桃花潭这些特色乡村咖啡馆,你打卡过几家?
注:图文、插图及各类美术作品版权属于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