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喝茶也是一种艺术,茶文化由中国而起,古代贡茶更是一种等级的象征,尤其在清朝时代,茶文化更是影响巨大,清代皇室之中每位皇帝都少不了饮茶。
皇家所用的茶有高级之处吗?五百文和三十两的茶叶有何不同?是权力的象征还是腐败的挥霍?真是让人不解,饮一杯茶杀几许人也,这个皇帝是何等操作?
皇帝残暴不通人情还是另有隐情,一场因喝茶而杀人的故事泛起涟漪,迷雾剧场茶与杀人由此上演。
按照常理剧情,喝一杯茶怎么也不会和杀人扯上关系,却偏偏上演在大清历史之中,这一出血腥场面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何缘由?由此探之。
提起此事就要先来说说雍正,也是一代明君,勤于政事,善于改革创新,最重要的是接下来康熙的“烂摊子”,这个烂摊子又是指向什么?与喝茶杀人是否有千丝一缕的关系?
于此谈一谈康熙留下的烂摊子,雍正又是如何处理的?明君手下的暴政制度由此冉冉而升起。
一堆烂摊子,康熙留之
康熙这位皇帝用仁慈一词来形容真是恰到好处,可仁慈的皇帝是好是坏该如何评判?或许仁慈也是为贬义词而生,因为也正是仁慈之心滋生了康熙年间不正之风的扩张。
古代战火连连,国库之中的财力以及种种人力兵力都要予以补贴,钱财运作,在这其中不免有人钻空子,为财而谋之,为权而争执,一切的一切,循环往返,仁慈之心怎能彻底遏制。
腐败揭竿而起,贪官一个接一个,这种风气的传播必然给国家带来很不良的影响,上到皇宫贵族下到县令官吏腐败不作为已成常事。
贪来贪去都是皇家财力,最终支撑不住的必定是最上级国库,财物空虚,各个官员频频反映,皇帝也明白一二,必定派人调查此事。
不查不了解,一查惊一跳。大清何止是亏空,简直就是空空如也,各个地方无一不缺财物,都无法维持,更不必说前方战事该如何应之。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 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小问题了,康熙也急了,不能坐以待毙,立马加派人手到各个地方严查。可是事情仍得不到彻底解决,年年都有官员查腐败,年年都无法连根拔起,最终致使中央不堪一击。
腐败之风已是早早就有,山西一带的不正之风也是十分严重,亏空案件一个接一个的出现,长久以此,山西亏空的数目依然数不清。
别的省份也相继难逃,都是问题连连,康熙多少年都无法补足亏空的一切,其中调查此事的就有还未当政的雍正,看着眼前一幕幕的黑暗,雍正也明白了皇室繁荣背后的灰色地带。
繁华的背后已经成为空虚的壳子,多年朝政,康熙都没有遏制此等恶习,这位仁义的皇帝在咽气的最后一刻都不忘大清的局势和命运,这一经历,即将继位的雍正必定感触颇深。
雍正王朝,应之烂摊
康熙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连根拔起这股腐败之风,到雍正接班必定要重振朝纲,以正风气,找办法予以处理这烂摊子。
雍正在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接触了此事,知道彻底解决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正是自己亲历了这般差事让雍正明白自己不能太仁慈,仁慈是万恶之源。
新官上任三把火,雍正继位以后,为了制止腐败风气,就加大的惩罚制度,并且大力推崇改革新政策,以起作用灭不正之风。
但残酷的刑法也不能全部清除,腐败之人还是想方设法钻空子来阴谋,无奈只能解决一部分,国库以及各个地方的财力依旧处于亏损状态,这真是让雍正暴怒痛恨至极。
恰逢一次,雍正到民间微服私访,看到民间喜乐融融安居乐业的场景,自己心里总算有了些许欣慰。
虽没有彻底清除贪官,但已经制止了不少奸臣还是让百姓好起来一些,也算没白费功夫,兜兜转转看到有茶楼,雍正便想进去喝口茶歇一歇。
接下来的故事算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还是惊吓,喝茶品味,而我们的皇帝来了一出喝茶回宫杀人!由此来看看这场喝茶剧的精彩之巅。
毛尖价钱,天差地别
雍正一进茶楼,店小二一看这身行头是个富贵人家,就吩咐伙计连忙奉上好茶招待,雍正品了几口,细细思考一番,随口问了一句此茶是何品种,自己想买一些。
这又是哪一出?堂堂皇上居然品上了民间俗茶?店小二一听要买,高兴极了,就回答道这是上等的毛尖,十分稀少珍贵,如果要买,愿意五百文一斤价格卖出。
谁曾想到,皇帝一听五百文的价格竟然黑了脸!于是就回了皇宫,回宫第一件事就是杀人,真是让人不寒而栗,晕头转向。
皇帝是杀了谁?又是因为什么?原来源头在这里,一次皇帝在宫中喝茶就问道身旁伺候得太监,这茶价格多少,太监说这茶是上等毛尖三十两一斤。
我的天,还真怪不得让雍正暴怒,雍正喝茶肯定能品出味道,一模一样的茶,却是如此天差地别的价钱,到底是哪里有差错?
雍正心里门门清,所以皇宫之中管理贡茶的一行人必定逃脱不了干系,雍正彻查内务府,将伺候自己的太监,内务府管事还有朝廷贡茶商人一并处死,连带家人也受了牵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茶引起如此大的阵仗,都是贪得无厌惹的祸,五百文和三十两的较量,足足几十倍!雍正不怒何以立天下。
商商勾结,低买高入从中获利,欺君之罪难逃其咎,雍正本就怒其不良之风,这直接撞枪口的本事,不死都对不起他们贪的一切。
雍正毫不留情处死三人的心,也表现了当朝整治腐败的熊熊士气,各位官员也都看着此景的一幕幕,也明白了雍正的奖罚分明,绝不姑息腐败现象。
于此不良风气也在慢慢变好,众官也是小心翼翼。五百文的毛尖喝到皇帝嘴中摇身一变三十两,也还真是有点怪。
皇帝的金口还真不能比,自己蒙在鼓里喝的也是香,偏偏最终自己发现有猫腻,被人欺骗发现迟,暴怒杀人以表心,不得不说雍正的确是位牛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