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申城被高温笼罩
上海也迎来了冷面的消费旺季
一碗下肚
清爽又适宜!
冷面是上海市民夏日的饮食文化之一
一起来看上海市民与冷面的故事
↓↓↓
高温天市民排长队买冷面
位于陕西北路威海路口的中华老字号美新点心店,上午10点开始供应冷面。上午9点50分,顾客们已经在店内开始排队,中午11点不到,队伍已经排到了马路边上。虽然要站在大太阳底下排队,不过店外的队伍还是井然有序。
记者注意到,除了外卖小哥不时进店取单,不少顾客带了包和袋子将冷面打包带走,这也让排队等待时间较长。
美新点心店排队等待冷面的顾客(7月6日 拍摄)
点心店的二楼,空调很足,不少市民正在吃冷面当早中饭。记者点了一份银芽烤麸冷面(18元)和一碗牛肉汤(11元),非常开胃。
美新点心店的银芽烤麸冷面
7月6日凌晨,微博话题#上海人38度高温天排长队买冷面#,冲上同城热搜第一,不少网友纷纷参与互动。有网友问,“吃冷面必须放花生酱吗?”有网友对此回复“花生酱是冷面的灵魂,还应该加上醋”。
有市民认为,冷面最嗲的吃法是清冷面加赤豆刨冰,有市民则认为,冷面加上散装冰啤酒“老灵个”,啤酒用热水瓶拷满,也有市民回忆,如果冷面搭配上小时候父母单位自制的冷饮水最嗲了。
上海人对冷面是有感情的
上海人对冷面是有感情的。在美食考据家、《新民周刊》主笔姜浩峰看来:“夏日酷暑,原本上海人吃一客风扇冷面已经是消夏乐事。现在市场上各种面条产品太多了,上海冷面成了沪人的一种记忆,吃来有怀旧之感。”
上海人吃一客风扇冷面是消夏乐事
沪语作家胡宝谈认为,上海冷面的标配应该就是三丝,顶配则是鳝丝。“一来,天气热,想吃点清爽的,三丝、素什锦、双菇,都是比较清爽的;再有,浇头里头,三丝也是便宜的。”
上海冷面的标配是三丝冷面
在上海故事家严夏看来,天热吃冷面和冷馄饨确实蛮舒服,而这两天他吃的就是冷馄饨。不过严夏表示,他不会特意跑去四如春、美新这些店家去吃,而是就近开发家附近的面馆:
记得小辰光我爸夏天做过几趟,不过冷面也不是像店里那样蒸出来的,就是水里煮,捞出来摊开在大搪瓷盘里,拌上油用电风扇吹冷。花生酱用冷开水澥得薄一点,醋、鲜酱油、辣油,茭白丝、辣椒丝、肉丝炒炒当浇头。还会蒸一锅糯米饭加糖拌匀放冷,一锅绿豆烧酥放冷,绿豆汤要用中药店买来的干薄荷叶,而不是新鲜薄荷叶(会有一股牙膏味道),烧一锅薄荷水放冷。挖一勺糯米饭一勺绿豆放大碗里,倒满薄荷水;冷面自己加调料加浇头。一顿中饭就是这样一碗冷面一碗薄荷绿豆汤。
辣肉加上冷馄饨或冷面都是绝配(图片由严夏提供)
冷面居然曾经被禁止销售!
侬猜猜是为啥?
据海派文献研究工作者、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莺介绍,冷面在上海已有百年历史,但早期大多是街头小吃,卫生状况堪忧。
沪语作家胡宝谈表示,上海的冷面一开始是用自来水冷却的,这样就容易产生卫生问题,冷面曾经在上海被禁止销售,直到四如春的大师傅朱永根发明了“风扇冷面”这个好办法,成了上海冷面独有的做法。
如今
冷面成了不少老字号
夏季热卖的招牌产品
你觉得上海冷面怎样?
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综合自新闻晨报、侬好上海
来源:上海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