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零食连锁品牌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传来喜讯,两大品牌全国门店总数已突破10000家,成为中国零食连锁行业首个万店企业。同时,双品牌合并成立的零食很忙集团也正式宣布更名为鸣鸣很忙集团,标志着这一零食巨头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零食很忙创始人兼CEO晏周与赵一鸣零食创始人兼CEO赵定共同发布了联名信。在信中,两位创始人对门店数“破万”表示了喜悦之情,并认为如今的鸣鸣很忙已拥有更大的规模体量,能够在产品端整合更优质的供应链资源,为供应商伙伴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为门店带来更具竞争力的商品。
量贩零食赛道增速加快
近年来,量贩式零食品牌正迎来有利的发展机遇期。据头豹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2年,中国量贩式零食店行业市场规模由18.1亿元增长到41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7.0%。预计未来5年,这一市场规模还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27年有望达到2172.9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鸣鸣很忙集团也抢抓发展红利。2023年11月份,双品牌合并时仅拥有7000家门店,然而仅仅半年的时间便飞速新增3000家,达到万店规模。有业内人士预计,年底前双品牌总门店数或将突破13000家。
鸣鸣很忙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万店基本盘,集团将加速全国化市场布局,继续践行“帮消费者省钱,帮加盟商赚钱,帮员工更值钱”的企业使命,打造更强大的加盟生态体系。
在经营能力方面,鸣鸣很忙集团同样表现出色。2022年,零食很忙全国门店零售营业额达64.45亿元,同比增长139.7%。而到了2023年,全国门店营业额更是达到了200亿元,预计2024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全国门店共计覆盖湖南、湖北等二十余个省市地区。按照“单省千店”的规模体量来预测,品牌乃至行业未来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认为,零食量贩业态的兴起不仅填补了中国休闲零食行业版图的最后一块空白,更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具性价比的丰富选择。
上市公司争先布局零食量贩渠道
随着量贩零食赛道的快速发展,传统休闲零食企业也看到了新的增长点,上市公司纷纷抢抓机遇,积极布局。
盐津铺子在近期机构调研中表示,今年公司在零食很忙等连锁门店新增了多个在售SKU,如鳕鱼肠等。赵一鸣零食连锁门店内的在售SKU数量也快速提升,从2023年底的10余个提升至30余个。
洽洽食品此前也在调研中表示,其在零食量贩渠道的增速较快,收入从2023年1月的约500万元,迅速提升到2023年12月的3000万元左右,到2024年1月已接近5000万元。数据显示,2023年洽洽食品在该渠道上的含税收入已近2亿元。
三只松鼠方面也表示,在2024年1月中旬,公司与鸣鸣很忙集团已开始合作,覆盖全国所有门店,合计7000-8000家。后期将逐步扩大品类和扩大范围至其他零食量贩店,甚至可能会推出渠道专供产品。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休闲零食类的上市公司目前面临传统线下渠道收入减少、增长乏力的困境。积极布局量贩零食赛道是出于对市场潜力、渠道变革、消费趋势以及竞争优势等多方面的考虑。通过与量贩零食品牌的合作,上市公司可以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供应链和产品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华创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欧阳予认为,零食量贩店的存在是必然,因为它们满足了线下流量变迁和多快好省的本质诉求。
朱丹蓬最后表示,未来零食量贩渠道应向着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和规模化的方向迈进,以确保整个休闲零食行业的持久繁荣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