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视野 | 民俗文化旅游的特点、开发原则与基本模式及案例分享
创始人
2024-06-06 09:30:57
0

一 · 民俗文化旅游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根据中国民俗学网的分类,民俗共分为: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和民间文学这几类。

01

民俗文化是发展旅游经济新动力

1.民俗文化参与性

当前,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新兴旅游城市异军突起,一度出现“特种兵式旅游”、“味蕾游”等繁荣景象。国潮国风热度不减,文博演艺一票难求,这都体现出国人的精神文化追求也在不断提升。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智慧与结晶,是集体共同参与的结果,因而参与性是其显著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文化的参与性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特色,进而滋生出可以带给游客不同体验感的旅游项目。书写对联、猜灯谜等具有原始性的民俗类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游客的角色逐渐由“观光者”转变成了“参与者”,其在潜移默化中参与到了各种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时而静心冥想,时而积极互动,尽情享受民俗文化活动带来的新鲜体验,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2.民俗文化差异性

差异性是民俗文化的一大特点,使其在众多文化中脱颖而出。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将这种文化差异性更好地融入到其中,是打造精品旅游项目的重要方式,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佳的竞争优势。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无论是精神文化方面还是物质条件方面的差异化都符合当代年轻人追求差异、引领潮流的猎奇心理,比如,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太原锣鼓文化和彝族火把节文化等,这些具有独特差异性的特点使其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与亲身感受,从而使民俗文化成为拉动旅游经济的重要法宝。

02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关注的原则

1.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保存原则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反映文化与真实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

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也已出现,一些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与外界趋同,旅游者求异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旅游点的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

我们固然要看到,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联合国把横断山区的一个小村落划定为世界民族人文保护区的做法,毕竟不可能推广到各地,也很难保证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所应当做的,一方面是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尽量予以时间说明;另一方面是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无知的民治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才是决策关键。

因此,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应慎选区位,尽量依托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都比较大的城市,且具体位置应依托城市之间不宜超过1小时车程,与主要客源区尽量在一日游可及的范围内且交通便利。

二 ·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六种基本模式

01

集锦荟萃式

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族园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台湾省九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高山族、格鲁族等分布于台湾省附近的九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云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一些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

02

复古再现式

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美国的“活人博物馆”中,员工作为几百年的抵美“移民”而出现,身着十六、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向游客表演了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作、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以及各种民间舞蹈,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杭州和香港的宋城、吴文化公园也属此类。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着与集锦荟萃式共同的缺点。

03

原地浓缩式

原地浓缩式是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

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远眺西江千户苗寨,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塞风情园均属此类。其优点是便利了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就集中展现了土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弥久沉香的酩馏酒文化、古老纯真的建筑文化、别具一格的民居文化、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纯正、最真实的以“土族文化”为主题,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04

原生自然式

原生自然式,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新西兰毛利人村落等。

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地与当地居民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劳作,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度,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公平地分配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后可能产生抵触或不合作,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

05

主题附会式

主题附会式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后来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民俗文化艺术,游客同时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很受好评。

@新华社

以上五种模式均为长期存在、旅游者可随时前往欣赏的旅游开发形式。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

06

短期表现式

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故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

二是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滩堂戏、下火海等,展现了民间文化的艺术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往贵州旅游。

三 ·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案例

01

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吕家村

以传统民俗创新演绎设计赋能文化符号。传统民俗是我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是保护和振兴乡村文化的重点,加强民俗的活态传承,开启市场化运营,才能增强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让优秀的文化生生不息。

吕家村是江苏省级休闲农业精品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位于高淳国际慢城景区入口位置,同时也是景区内核心发展地带。2018年匠工营国团队设计了《高淳国际慢城吕家村改造方案》,项目以本地“跳五猖”文化为源头,深化文化演绎和创作,将本地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演绎成适合慢城旅游开发的文化新符号,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将吕家村打造集文化创意、特色民宿、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村落,是高淳国际慢城特色文化体验地和乡村休闲旅游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吕家村借力高淳发展全域旅游,从美食村,到“傩舞吕家文创大赛”,到今日的文创小镇,一步步在“文创+旅游”赋能下,将“五猖”IP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让乡村更美、旅游更旺、道路更长。

02

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安徽西递村传承徽韵文化,创新旅游发展。西递村地处黄山南麓、黟县盆地南侧,交通闭塞,历史上很少受到战争侵袭,因而村落得以较好保存。

据了解,西递村面积12.47平方公里,景区核心面积0.13平方公里,现有明清祠堂3座、牌楼1座、古民居224幢,古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村里最有特色的资源是古建筑,它就像一座宝库。” 西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傲立介绍,2000年,西递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中难得的村落型遗产,享有“明清民居博物馆”美誉。通过探索文化遗产在保护中活化利用,“人、物、景”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西递从一个普通村庄转变为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多年来,西递村积极依托特色皖南古建筑和田园风光发展旅游。1994年,西递村成立了西递旅游开发公司,并将部分旅游收入用于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2015年起,黟县徽黄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接了西递村的独家开发、经营与管理,保护和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西递村积极实施西递景区民宿水污染整治项目,推进生态治理工程,改善西递村水域整体水质;实施村庄环境卫生工程,常态化开展村庄日常保洁,加大村周边及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力度;鼓励商家使用环保用品,维持村落的水景观。同时,西递村还大力推进文旅融合,通过旅游+传统文化,打造“千古黟技,匠人圣地”百匠堂文化名片,包括非遗传承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和徽食文化街区三部分;通过旅游+研学开发,成立研学旅游大师工作室,自主开发设计古村落游学、非遗项目体验、农耕文化体验等五类研学旅游产品;通过旅游+传统民俗,打造地方特色传统民俗活动,结合原有西递特色“抛绣球”和“徽州祠祭”表演,进一步丰富参与性、体验性业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白酒教父”吴向东要做啤酒,珍... 出品|达摩财经 8月6日,珍酒李渡(6979.HK)股价低开高走。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收于7.38港元...
美团请所有骑手喝奶茶,“秋天第... 8月6日,立秋前夕,全国百万美团骑手收到“秋天第一杯奶茶”。笔者联系到美团相关负责人,对方证实,美团...
美团请全国骑手喝“秋天的第一杯... 8月6日,立秋前夕,美团联合二十多家头部茶饮品牌,向全国百万美团骑手送出“秋天第一杯奶茶”。此次共计...
饵块:云南人早餐吃饵块!炭火烤... 在云南的早餐江湖里,饵块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这种由大米制成的传统美食,承载着云南人数百年的饮食记忆。炭...
88元一瓶!国产天价啤酒,能救... 来源:说财猫 白酒越来越难卖,准备卖天价啤酒? 最近,酒企们陆续发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 猫姐有个有意...
徐派河豚传承人张俊林:以热爱为... 徐派河豚传承人张俊林:以热爱为笔,绘就河豚美食华章 在中华美食的璀璨星河中,河豚宛如一颗神秘而耀眼...
金黄酥脆!30个步骤教你制作胡... 胡萝卜土豆丸的制作步骤分析 1. 准备材料 土豆:去皮切块,蒸熟 取出。 胡萝卜:切成丁或碎。 香...
贵州酸汤鱼的 “隐藏吃法”!加... 贵州酸汤鱼作为黔味代表,以酸辣鲜香征服味蕾,而加木姜子油的 “隐藏吃法”,更是让这道经典佳肴实现灵魂...
两大主粮募投项目建设进度滞后!... 8月5日,中宠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财报显示,中宠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32亿元...
伏天吃蒸菜,舒服又自在:分享4... 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都喜欢吃一些清爽又不油腻的食物,蒸菜正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蒸菜不仅能够最大程度...
旅游媒体|澳门瑞吉酒店雅舍餐厅... 时尚广州新媒体讯:每一个港口城市都是文明的交汇点,是风味与思想交融淬炼的熔炉。澳门,这座东西方文化交...
焦点|困在“面子”里的暑期亲子... 暑假期间,许多家长会选择同孩子一起出门旅游。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交通更加便利、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暑假...
恩施跟团游避坑指南!恩施旅游怎... 恩施跟团游避坑指南!恩施旅游怎么玩省力?景点及花费明细 驴友推荐攻略省钱又省心 一直以来,恩施的大美...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山东枣庄:山水...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生态资源丰富,入夏以来,山水“清凉游”热度持续攀升,为游客带来沉浸式避暑体验。从峡...
高铁票怎么买最划算?业内人士这... 今年暑运以来,一批新线、新站投入使用,旅客出行更加便捷。暑假期间,也是旅游旺季,不少旅客选择乘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