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是一种日常活动,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一群人做。除了生活必须之外,做饭有一些团结的功能,以至于一些公司搞团建,就要员工们一起包饺子,一起做菜,算是发挥做饭的团结作用了。
一个人做饭有没有团结的功能?当然有。一个人做饭给很多人吃,那么很多人就要感谢这个人,或者主动帮忙,就会产生团结的功能。即便一个人做饭给自己吃,也算是一种补充能量或者品尝美食的好方法,不然就会饿肚子,甚至吃不了好东西,也就没什么好心绪了。一般来说,一家人一起做饭,要配合得当,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协调,甚至要同步,也就有了团结一致的意思。一个公司的员工一起做饭,就更要增强团结了。一起包饺子的员工有和面的,有调馅的,有擀片儿的,有包饺子的,有烧水的,有刷碗碟的,一起动手,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最终在合作中包成了饺子,煮熟了饺子,吃到了饺子,也就团结一致了。起码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可以团结一致,可以朝着一个目标奋斗。
不仅是包饺子,做菜也是如此。有洗菜的,有准备葱姜蒜的,有炒菜的,有端盘子的,甚至很多人一起动手。倘若要准备年夜饭,就要一家人一起动手,不仅要一起包饺子,而且还要一起准备做菜的原材料,准备好了,可以靠一个人炒菜,完成最终步骤。由此来看,做饭的团结功能可见一斑。遇到红白事的时候,做饭的人就会组成一个团队,分别管理各种事务。从买菜、买油、买葱姜蒜开始,做饭的步骤就开始了。做饭会有一定的步骤,按照严密的逻辑程序来,不能随便颠倒,以免浪费食材。红白事的时候,好多个人一起做饭。有烧火的,有洗菜的,有摘菜的,有切菜的,有炒菜的,有做米饭的,还有做肉丸子的,做大锅菜的等等。只要是红白事做饭,就一定是群体参与事件,而不是个体行为。只是烧火的就需要两个人,就更别提摘菜的需要很多人了。
人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并不感觉枯燥无聊。而不管人们怎么说笑,甚至出现追赶打闹的情况,也不耽误做饭的步骤。很多人一起参与做饭,让做饭的步骤稳步实现,简直就像是生产队的时候,一群人做饭的情形。那时候,人们吃“大锅饭”,弄一屋子的冬瓜,一屋子的北瓜,只是大锅就有好几个,烧火的用好几个人。摘菜的时候,生产队的妇女齐上阵,嘻嘻哈哈就办成了事。而炒菜的时候一定要用身强力壮的大师傅,用大铁锹当铲子翻一大锅的菜需要力气,一般的妇女干不动。一个生产队的人一起劳动,一起做饭,一起吃饭,增强了团结,说干什么就干什么,说批斗谁就批斗谁,算是团结一致斗私批修了。团结是必然的,至于批斗就有些过火了,不过那个时代,人们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头。
到了现在,早就没有“大锅饭”了,生产队都没有了,人们呈现出松散的状态。要想团结一致,就要设定共同的目标,还要让人们获得一定的报酬,而且这种报酬必须要满足人们的需要,不然报酬过低,就不会有人干工作了。当很多人干工作之后,刚开始有些新鲜感,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为了鼓舞干劲儿,让他们发挥很大的作用,就需要搞一些团建活动。团建就是要搞团结建设,而不是只花钱起不到什么作用。一起做饭无疑是一种比较省钱和实惠的团建活动,员工们会聚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步骤分工协作,共同劳动,最终吃到自己做的饭菜,也会有一定的评价。按照一定的步骤操作,共同参与,共同评价,就会出现团结的效果。
做饭有分工协作的功能。社会分工产生之后,就不是一个人能干成复杂的工作了。修桥铺路需要很多人团结协作,生产汽车更需要很多人团结协作,甚至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工人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做饭也是如此,早就不是刀耕火种时期简单的做饭了,需要复杂的步骤,需要一些人通力合作,尤其是做很多人的饭,需要一个团队运作才能完成。倘若只是做几个人的饭,一个人就能完成,不过需要一些时间。倘若几个人一起动手,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就会大大节约时间,事半功倍。社会分工让做饭出现了专业化运作,很多公司都有食堂,员工们不用自己动手,直接花钱买饭,甚至一些效益好的公司免费提供饭食,就算是一种福利待遇了。很多员工都不会做饭了,不是在公司吃,就是点外卖,不自己做饭了。于是,做很多人的饭、做复杂的饭菜成了专业师傅的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够应付的。专业师傅们做饭讲究团队精神,也是一种团结精神的发挥。
倘若一个单位有些人心涣散,一个家庭有些人心不齐,就需要一起做饭来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没有金钱报酬,所谓的报酬就是自己做的饭,自己吃,就好像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后果一样,有责任,有担当————应该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