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偉
重慶名小吃“懷糧生煎”可以說榮譽等身,目前已獲得“重慶‘非遺’小吃”、 “大眾點評‘必吃榜’小吃”、重慶市場監管局認定頒佈的“重慶小吃地方標準”、“重慶老字號”等稱號。

在這背後除瞭傢族傳承、歷經百年沉淀外,與身懷絕技的一些師爺級烹飪大師的支持密不可分,比如面點泰鬥董渝生就是其中一位。董渝生作為原重慶飯店白案廚師長,曾擔任“首屆‘懷糧杯’巴渝名小吃大賽”評委會負責人,因此與“懷糧生煎”結緣,並對這款異軍突起的重慶小吃關愛有加,毫不保留地提供技術支持。

董渝生自1961年參加工作,到2007年退休一直都在重慶飯店工作。因為重慶飯店集中瞭重慶最為優秀的白案大廚,面點非常有特色和出名。董渝生在此積累瞭精湛和深厚的白案功底。

董渝生說,面點在業界被稱為“巧白案”。無論是刀工還是烹制技術,方方面面都必須做到精益求精。中式面點比西式面點要求更高,工藝更復雜,做起來難度更大。

董渝生制作粵點也是高手,這源於上世紀1970年代末,他作為重慶飯店面點部骨幹,被派往廣州學習的結果。當時他在廣州泮溪酒傢,跟著一位粵點名師學習瞭1年時間,由此熟練掌握瞭粵點制作工藝和烹制要領。

1982年董渝生在深圳重慶酒傢,作為面點負責人,推出葉兒粑、山城小湯元和牛肉煎包等小吃,深受當地客人喜愛。

因為擔任過“首屆‘懷糧杯’巴渝名小吃大賽”評委會負責人,董渝生對“懷糧生煎”非常熟悉。他說,中式面點主要有6個烹制方法:蒸、煮、烤、烙、煎、炸。“懷糧生煎”作為其中一種,目前開發有“金牌原味生煎”、“梅幹菜生煎”、“麻辣生煎”,全國開店,做得很大,為弘揚重慶小吃貢獻力量,值得贊揚。

董渝生認為“懷糧生煎”品類應該擴大,比如增加醬肉生煎,並擬出需要的原材料和工藝流程,並親自示范操作,為“懷糧生煎”技術升級提供支持,也為企業更上一層樓奠定基礎。

董渝生還積極建言獻策,他說“懷糧生煎”應“定位小吃,定位小吃文化”。 雖然言簡意賅,但入木三分,讓人在獨特的味蕾體驗中感受美食的妙不可言,同時給消費者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