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病科 副主任医师 韦尼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对关节破坏性很强的风湿病,不仅会引起持续存在且难以缓解的关节疼痛,到了病情后期还会造成关节强直畸形,使患者丧失劳动与基本生活的能力,甚至不能自己行走。但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却非常缓慢,在疾病早期特别容易被忽视,尤其是一些看似不起眼但却对诊断具有提示作用的信号往往都出现在病情早期。
今天我就带您一起来识别一下这些“信号”!
信号一:对称性手部小关节长时间晨僵
手足关节是我们人体的小关节,也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破坏的关节,尤其以手关节更为多见。一般来说,关节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从而出现晨僵、疼痛、活动不利等表现,比如女性大约在50岁以后、男性在65岁以后出现手部小关节晨僵。但这种由于关节老化导致的晨僵程度都不严重,活动几分钟就会明显缓解并逐渐消失。如果一个人在没有扭伤、撞伤等外伤的情况下,女性在50岁之前、男性在65岁之前左右手三个以上的小关节同时出现晨僵,并且程度严重,持续1小时以上,甚至可达4、5小时,就要考虑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了。
信号二:多个部位频繁发作的手部腱鞘炎
腱鞘是肌腱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能分泌滑液,因此对肌腱的运动起到润滑和约束的作用。我们的双手拥有众多的关节与肌肉,灵活性大,可完成多种精细动作,因此手也是腱鞘炎的多发部位。手部腱鞘炎非常普遍,尤其以长期做家务活的女性为主,这是因为劳损是造成手部腱鞘炎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劳损所导致的手部腱鞘炎多局限于1-2个部位,且程度不重,注意休息及做好保暖后更不会频繁发作。如果手部腱鞘炎频繁发作,即便一个部位的腱鞘炎刚缓解,其他部位就又出现腱鞘炎,就需要怀疑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若是手部多个部位先后出现腱鞘炎表现,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提示意义更大。
信号三:血液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
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标记性抗体之一,在临床实际中,类风湿因子阳性,有助于确诊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现有研究发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关节疼痛、肿胀表现之前数年,甚至数十年,血液中就已经可以检测出类风湿因子阳性。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都会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发现类风湿因子阳性,也不意味着一定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但对于具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史的人群来说,发现类风湿因子阳性还是需要警惕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尤其是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对出现的手关节晨僵和手部腱鞘炎加以重视,千万不要简单归因为“上年纪关节老化”或“家务活做多致关节劳损”。如果存在对称性的手部小关节长时间晨僵,或手部多个部位频繁发作的腱鞘炎,就要小心类风湿关节炎找上门。这时应该尽早到医院风湿科就诊,在医师指导下完善风湿免疫检查,如果又发现了类风湿因子阳性,就进一步提高了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