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繽鶴
自從20世紀80年代,咖啡文化進入中國以來,至今已有40多年發展歷史。
在經歷瞭普及化(咖啡零售店)、商業化(連鎖咖啡館)、大眾化(獨立咖啡館/自烘焙門店)、精品化(咖啡愛好者自烘焙)及全民化(咖啡概念店)五波“咖啡浪潮”之後,喝咖啡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香港咖啡師協會近年來與內地各大咖啡相關產業的合作日益密切,我們瞭解到:當前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尤其是職場人,逐漸養成瞭飲用咖啡的習慣,特別是在一線城市中,咖啡消費者的人均消費量達326杯/年。
隨著對品質生活的日益追求,咖啡消費者已經完成從“單純飲用”到“熟知內核”的進化,開始對咖啡豆的種類和產地產生巨大的興趣。“隻有苦澀的才是好咖啡”的印象正逐步被打破,消費者開始更加註重咖啡的口感和制作工藝,追求咖啡的高品質和良好體驗。
基於以上蓬勃發展的現狀,許多品牌咖啡投入大規模宣傳,咖啡店鋪勢如雨後春筍——喝咖啡從個人愛好轉為社交手段,成為一種時尚談資,豐富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伴隨著咖啡文化的普及,咖啡相關周邊產品已鋪開瞭全新賽道,受到各路資本的追捧,越來越多的咖啡館和咖啡連鎖店正在湧現。這些咖啡場所需要的,不再是隻懂標準式操作的水吧員,而是可以介紹咖啡文化、講解咖啡知識、根據消費者不同的口味給予最合適的建議、選用咖啡豆和沖調工具調制出專屬咖啡飲品、身兼咖啡宣傳和咖啡飲品定制能力的專業咖啡師。
如何應對特色咖啡飲品層出不窮的市場現狀?除瞭保證傳統咖啡口味外,為瞭吸引更多消費者並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來,許多咖啡店正致力於創造獨特和個性化的咖啡飲品。這就要求咖啡師需要擁有專業的咖啡知識、深厚的咖啡沖調能力,隻有這樣,才能在傳統的制作上不斷探索和實驗,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新穎的咖啡體驗。
咖啡,是世上的珍寶,是大自然送給人類的禮物,值得我們細細認識和瞭解。通過本書,我們共同瀏覽咖啡悠久的歷史,探索咖啡獨特魅力的來源,瞭解咖啡的產地和種類,分析咖啡的各種口感。我們希望,每一位咖啡愛好者都能盡可能細致地探究一杯好咖啡的必備要素,並且嘗試動手去制作,親自領略這其中的樂趣。
本書邀請瞭多位國內外資深咖啡導師給予專業的指導和意見,不僅介紹咖啡調制的普遍規律和做法,還通過發散思維,帶領大傢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另外,本書從咖啡的由來,到咖啡文化的傳播,詳細為“咖啡小白”普及基礎知識,並針對烘焙曲線、杯測、奶泡等方面提供專業的指引。
隨著我國雲南咖啡在世界各地的名氣不斷攀升與應用不斷普及,本書特別增加瞭關於雲南咖啡的相關內容。為我國咖啡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也是本書的願景之一。
祝福各位未來的咖啡師,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成,讓我們攜手共創中國咖啡文化的美好未來!
《精品咖啡工具書》作者簡介:
張繽鶴,原名張健,東莞市恒雅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花麥珠寶創始人,東莞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會員,東莞市莞城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副會長、莞城區婦聯執委,香港咖啡師協會創會會長。
供稿 | 廖文靜
編輯 | 姚紀芳
來源 | 羊城晚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