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類面團的工藝-大米、粳米、秈米、白米的三大類制品工藝
首發○首 杜德春
米粉類面團的工藝

一、米糕類品種制作工藝
1.松質糕調制工藝松質糕的基本工藝程序是先成型,後成熟。成品具有多孔、松軟、大多有甜味的特點。在工藝方法上可分為清水拌和糖漿拌兩種。
(1)白糕粉坯屬於清水拌和的工藝方法。白糕粉坯隻用冷水與米粉拌和,成為粉粒狀(或糊漿狀)。再根據不同品種的要求,選用目數不同的粉篩,將米粉(或糊漿)篩入(或倒入)各種模具中,蒸制成型。
白糕粉工藝中需註意兩點;
第一,要根據米粉的種類、粉質的粗細及各種米粉的配比,掌握適當的摻水量;
第二,為使米粉均勻吸水,要抄拌和摻水同時進行。拌好後要靜置餳面。
(2)糖糕粉坯屬於糖漿拌和的工藝方法。糖糕粉坯隻用糖漿與米粉拌和,粉坯拌勻、拌透後,可用於制作特色糕點品種。
糖糕粉坯的調制工藝與要求和白糕粉坯相同。
2.粘質糕調制工藝粘質糕的基本工藝程序是先成熟,後成型。成品具有粘、韌、軟、糯、多為甜味或甜餡品種的特點。
粘質糕的拌粉工藝與松質糕相同,但糕粉蒸熟後,需放入攪拌機加冷開水攪打均勻,再取出分塊、搓條、下劑、制皮、包餡、成型。
米糕類品種制作時,檢驗其成熟與否的方法是:用筷子插入蒸過的粉坯中,拉出後觀看有無粘糊,沒有粘糊的即為成熟。
二、米粉類品種制作工藝
1.生粉坯調制工藝生粉坯的基本工藝程序為先成型,後成
累。其特點是可包多鹵的餡心,皮薄,餡多,粘糯,吃口潤滑。生粉坯熟處理的方法有兩種。
(1)泡心法 將糯、粳摻合的米粉倒入缸盆內,中間開成窩,沖入適量的沸水,將中間的米粉燙熟,再加適量的冷水將四周的
幹粉與熟粉一起反復揉合,直至軟滑不粘手即成。
泡心法工藝需註意兩點:
第一,沸水沖入在前,冷水摻入在後,不可顛倒。
第二,沸水的摻水量要準確,沸水過多,皮坯粘手,難於成型;沸水過少,成品易裂口而影響質量。泡心法適合於幹磨粉和濕磨粉。
(2)煮芡法取1/3份的幹粉,加冷水拌成粉團,投入到沸水中煮熟成“芡”,將芡撈出後與其餘的幹粉揉搓至光潔、不粘手為止。
煮芡法工藝需註意兩點:
第一,根據氣候、粉質掌握正確的用“芡”量。天熱粉質濕,用“芡”量可少;天冷粉質幹,用“芡”量可多。凡用“芡”量少瞭,成品易裂口;凡用芡量多瞭,易粘手而影響工藝操作。
第二,煮芡一般應沸水下鍋,且需輕輕攪動,使之漂浮於水面3~5分鐘,否則易沉底粘鍋。
2.熟粉坯調制工藝熟粉坯調制工藝與粘質糕工藝相同。
三、發酵米漿調制工藝
發酵米漿是由米粉發酵後制成的。糯米和粳米含支鏈淀粉多,因而不能發酵,隻有秈米粉采用交叉膨松的方法,可使其發酵。
發酵米漿的一般工藝是:先用1/10份的米粉加水煮成熟芡,晾涼後和其餘生米粉漿拌和攪勻,再加入糕肥(發酵過的米粉)、水拌和攪勻,置於溫暖處發酵。粉坯發酵後,再加入白糖、發酵粉、梘水拌勻即可。
梘水是廣式面點中常用的一種堿水,它是從草木柴灰中提取制成的,其化學性質與純堿相似。
發酵米漿工藝需註意:粉坯發酵後(要加酵頭),要先放糖拌和,使糖溶解吸收,再放發酵粉、梘水(作用同堿),攪拌均勻。
杜德春:米制品工藝技術首先工程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