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8日,抖音博主@青島魏16從第31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回來後,在發佈的視頻裡感慨“不要抱有太多幻想”、“啤酒節你也不能光指望外地遊客”、“很多青島人是不願意來啤酒節的”。
時隔兩年後,2023年第33屆青島國際啤酒節舉辦正熱鬧期間,一名德國妹子海雯娜發視頻稱,7月21日,在青島嶗山國際啤酒節上,買瞭兩升啤酒、8個羊肉串,但喝到的啤酒發酸,吃瞭羊肉串後也出現瞭腹瀉癥狀。
7月26日,嶗山啤酒節慕尼黑啤酒花園參節團隊發佈《關於澄清網絡不實言論的聲明》,稱其利用其特殊身份,使用沒有事實依據的臆斷言論誤導網絡輿論。並表示將保留追究虛假不實言論法律責任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民事訴訟和刑事告誡。
商傢文字語氣頗為強硬,似是要用這樣的態度來澄清自己的清白,但不想卻捅瞭“馬蜂窩”。在社交平臺的相關話題下面,出現瞭越來越多參加過啤酒節的遊客以及青島本地居民,他們開始在評論區發表自己對活動的感受。其中很多感受正好呼應瞭兩年前@青島魏16的觀點。
“青島國際啤酒節辦瞭30多年瞭,一直是這樣。”青島人@青島魏16說道。
一直什麼樣呢?
“貴”、“死貴”,是大部分人來青島國際啤酒節後的第一感覺。知乎網友@洗地局首席洗地員前不久剛剛去瞭啤酒節,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期間吃的一盆688元的海鮮大咖。
既然是大咖,那人們自然會期待裡面都有什麼?首先最多是市面上幾塊錢一斤的花蛤,這在以海鮮聞名的沿海城市有點不入眼,然後是兩個小小的鮑魚,@洗地局首席洗地員特別強調瞭“小”,再有就是六隻市面上幾十塊錢一斤的大蝦,以及十來個海虹,剩下的就是豆芽。
算下來,這盆售價688元的海鮮大咖,總成本可能都不到50塊錢。
菜價貴,那啤酒價格呢?畢竟啤酒節,大傢少不瞭奔著啤酒去的。@洗地局首席洗地員表示現場喝的是最便宜的啤酒,88元一升,也就是兩瓶,而原漿最便宜的是138元一升。雖然大傢都知道啤酒價格有高有低,但最低價格是這樣,顯然算不上便宜。
類似的體驗,很多遊客都有。小紅書用戶@Ru!發文表示,自己在啤酒節花50元買瞭兩根魷魚串,花50元買瞭兩根冰棍,而且魷魚吃出瞭塑料,烤冷面做出瞭水泡的感覺。面對貴到離譜的價格,她總結出瞭啤酒節的消費指南:要吃飽喝足瞭再進去。
而面對這種難吃的體驗,青島本地人已經見怪不怪瞭。@Redic稱,本地人都很厚道的,苦口婆心的勸遊客不要去劈柴院,不要去登州路,更不要去啤酒節,可問題是還是有好多外地朋友一撥撥地進去被宰。@遊客表示,在青島十多年,從2009年第一次去,就知道,啤酒節早晚得被曝光。
本地人瞭解,但奈何外地人並不清楚,每年依然有大批的遊客沖著青島國際啤酒節而來。@青島魏16說,特別是今年,可能是疫情剛過去的原因,人尤其多。
“青島國際啤酒節,它就是一個商業化運營的行為。”@青島魏16再三重復道。
面對遊客的吐槽,估計商傢也覺得有點委屈,畢竟人傢是來掙錢的,不是來做慈善的。據@青島魏16透露,啤酒節的攤位費很貴,據說一天賣12000塊錢才能保本。
這種情況下,商傢顯然不能指望薄利多銷來讓自己回本,把價格提高做一錘子買賣成瞭最簡單實用的選擇,也就是大傢平常說的“把遊客當韭菜”。
此外,自從德國妹子海雯娜發視頻質疑啤酒節酒水發酸之後,不少網友也紛紛吐槽這個問題,甚至有網友稱,在啤酒節買的酒怎麼喝都不會醉。言下之意很明顯,要麼摻水瞭,要麼有其他品質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青島魏16並不感到意外。要知道,喝啤酒的基本都知道,原漿的保質期本來就短,像青島啤酒原漿因富含活性酵母,保質期僅有7天,並且需要低溫儲存。@青島魏16介紹說,啤酒節很多商傢不會進純原漿啤酒,尤其像現在天氣這麼熱的情況,如果要進純原漿的話,可能隔一天就得灌,這樣做的話成本是很高的。
如此看來,似乎大多問題都能在成本身上找到答案。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成本高這個理由,@李土豆-公司法民商法表示,既然貴那麼商傢可以選擇不去,別拿著攤位費做自毀形象的事。
自1991年,青島啤酒創辦瞭第一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到如今,啤酒節已經成為青島向外展示自身形象的一張城市名片。但因為空間距離帶來的信息差,別說國外的遊客,國內除青島之外的遊客們也大多不清楚啤酒節的這些問題。據稱,曾有一年,青島人都想取消啤酒節得瞭。
隻是大傢沒想到,這些問題竟然在今年的啤酒節上,被以外國妹子提出來並引爆瞭輿論討論。
當年的“天價大蝦”事件曾給青島的旅遊業帶來巨大的負面輿論影響,至今其餐飲服務問題還受人們詬病。當下,全國多所城市都在大力推廣發展旅遊業,青島要想始終保持旅遊城市的名片,在服務方面還是應當和淄博學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