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冬至,按照民間習俗,有“一九一隻雞”的風俗。就是從冬至算起,每進“一九”喝一次雞湯。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專傢提醒,老母雞湯雖然有補益功效,但卻不是什麼人都適合喝,否則隻會適得其反,補身不成反傷身。
圖源 視覺中國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孫剛介紹說,一般來說,脾胃虛弱、痰濕和濕熱體質的人群都不宜喝老母雞湯進補。老母雞湯屬於比較厚膩的滋補食療湯品,脾胃運化功能較差的讀者朋友不但不能充分吸收其中的有益物質,反而會給脾胃帶來負擔。
“痰濕體質和濕熱體質一般讀者不好鑒別,但是有個基本的、初始的鑒別方法,那就是看舌苔。”具體而言,孫剛介紹,大傢可以把舌頭伸出來,對著鏡子看一下,舌體胖大,舌苔滑膩、白膩,舌邊常有齒印成排的讀者朋友一般屬於痰濕體質,脾虛的讀者朋友舌邊一般也有齒印。濕熱體質的讀者朋友舌苔不但比較膩,還會帶些黃。“這是比較初略的判斷方法。所以,如果你想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喝老母雞湯進補,不妨先伸出自己的舌頭看一看。”孫剛提醒,如果出現上述特征,最好不要喝老母雞湯進補。可以先到醫院嘗試膏方調理,等到體質比較健康的時候再進補,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進補的效果。
通訊員 楊璞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