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大白菜啦!歲數大一些的人對於傢傢晾曬大白菜和做酸菜一定記憶猶新吧!
白菜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據我國考古工作發現,新石器時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遺址中就有白菜籽,距今有6 000~7 000年。大白菜在古代有個挺文藝的名字,叫菘。李時珍《本草綱目》雲:大白菜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是稱贊大白菜很有節操,凌冬不凋的意思。打霜之後的白菜味道會變得格外甜美,由於白菜植株內含有少量淀粉,霜降之後,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變成麥芽糖酶,麥芽糖酶又轉化成葡萄糖,葡萄糖是甜的且易溶解於水,於是菜的味道更加清甜。而植株的細胞增加瞭糖分,細胞不容易被破壞,也讓白菜因此有瞭不畏嚴寒的氣節。古人這樣形容菜蔬之美:“春初早韭,秋末晚菘。”也就是說初春的韭菜、晚秋的白菜是人間極品。大美食傢蘇軾贊得更誇張:“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蹯。”居然直接將白菜與羊羔、熊掌相媲美瞭。
從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大白菜含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而且大白菜的維生素C含量高於蘋果和梨,與柑橘類居於同一水平,熱量還要低得多。清代《本草綱目拾遺》說“白菜汁,甘溫無毒,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並說“冬汁尤佳”。
大白菜的好處有哪些呢?
1.利腸通便:大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可促進腸壁蠕動,幫助消化,防止大便幹燥,促進排便,稀釋腸道毒素,既能治療便秘,又有助於營養吸收。
2.利水消腫:《本草綱目》中提到常吃大白菜能“通利腸胃,除煩解酒毒,消食下氣,治瘴氣,和中,利大小便”,且大白菜中富含鉀鹽等礦物質,有利水消腫之效。
3.增強免疫:大白菜味美清爽,開胃健脾,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常食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減肥健美也具有意義。
4.護膚美容:大白菜中有豐富的維生素C,不僅可為機體補充維生素C,防治壞血病,還可抗菌消炎,促進機體毒素的排出,淡斑美顏,有很好的護膚美容功效。
5.預防心血管疾病:大白菜中的有效成分能降低人體膽固醇水平,增加血管彈性,常食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某些心血管疾病。
6.防癌抗癌:白菜含有活性成分吲哚-3-甲醇,實驗證明,這種物質能幫助體內分解與乳腺癌發生相關的雌激素,如果婦女每天吃500克左右的白菜,可使乳腺癌發生率減少。此外,其所含微量元素“鉬”可抑制體內對亞硝酸胺的吸收、合成和積累,故有一定抗癌作用。
吃白菜也有禁忌
註意
然而吃白菜也有禁忌:白菜性偏寒涼,氣虛胃寒的人忌多吃、冷食。而且白菜含有的豐富纖維素可以通便,所以大便溏泄、寒痢、肺寒咳嗽者都應該少吃。
更需要註意的是,白菜易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由亞硝酸鹽引起食物中毒的機率較高。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3克可導致死亡。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在導致內源性亞硝化條件下攝入的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在2A類致癌物清單中。由於食用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醃制肉制品、泡菜及變質的蔬菜可引起中毒,所以隔夜的熟白菜和沒有醃制好的生白菜不可以吃,這兩種都會產生亞硝酸鹽,經常吃會增加患癌癥的幾率。
如何制作美味安全的酸白菜呢?
首先從營養的角度來說,酸菜的發酵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增殖,在這個過程中,微生物會分解一些白菜中的營養成分來進行新陳代謝,產生一些白菜本身沒有或者缺少的營養物質,比如一些B族維生素、遊離的氨基酸。經過這個發酵過程之後,白菜中的營養成分可以被更好地吸收利用,比其他烹飪方法要好的是,白菜中原有的維生素C成分得以保留。而且酸菜與肉類,尤其是豬肉一起吃非常合適,酸菜脆爽開胃,其酸味可以很好地中和豬肉的油膩,而豬肉可以提供醇厚的肉香味,營養也達到互補的效果。醃菜還可以讓白菜保存時間更長,直到現在,仍然是大傢尤其是東北人冬天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但是在這個發酵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風險,比如亞硝酸鹽。但研究顯示:亞硝酸鹽在酸菜中的含量是有變化的,呈先升高後降低的趨勢,這個過程大概在1個月左右,酸菜在醃制過程中4~8天內,亞硝酸鹽含量最高,第9天後開始下降,20天到1個月就幾乎很少瞭。因此,我們吃酸菜一定要避開亞硝酸鹽含量最高的時間,醃到至少20天以後再吃,這樣就不會攝入太多的亞硝酸鹽。如果還不放心,可以在醃制過程中加一些維生素C片,可以有效阻斷亞硝酸鹽的產生。
除瞭亞硝酸鹽以外,酸菜醃制過程中加入大量的鹽也是一個危險因素,對於三高患者和心血管功能比較弱的老人來說,吃太多高鹽的酸菜會加重病情發展,如果特別想吃的話,可以適當吃一點,但一定要控制好量。
將白菜稱為“百菜之王”的是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白石老人不但愛吃,更愛畫,其中有一幅寫意的大白菜圖,畫面上點綴著幾顆鮮紅的辣椒,並題句說:“牡丹為花中之王,荔枝為百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蔬之王,何也。”
中國人吃瞭幾千年大白菜,怎麼吃也吃不夠,可以說,白菜的江湖地位,誰也無法撼動,但愛吃也要會吃喲!
國傢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文章版權歸傢庭中醫藥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高燕菁
本文編輯:朝陽
上一篇:北京烤鴨與零糖低卡啤酒的絕美搭配
下一篇:知道這幾個小竅門,廚藝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