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北建興海鮮餐廳,老排檔新環境,菜還是那麼好吃
By小企9999
房地產低迷的2023,廈門一個叫“湖濱裡”的新樓盤還是掀起瞭一點點波瀾。在那個樓盤的區域內,原來有傢人氣很旺的建興海鮮排檔,因為拆遷,如今搬到濱北,改成瞭別墅型的海鮮餐廳。
新一輩的掌門人對環境和服務的要求標準明顯更高,但是點菜的模式還是老樣子,海鮮池冰鮮臺+菜肴圖,基本上照顧本地人看樣下菜碟的習慣,接待外地賓朋,實物對照的點菜模式也很容易讓客人先有個直觀認識,如今順手掏出手機拍拍照,朋友圈曬個圖,某站點個評,全程參與感滿足的不僅僅是口腹之福。
長著粗壯大“水管”的象拔蚌是舶來品,在東亞的銷量居全球首位,這種東西近百年來隨著航運的發展,已經成為華人圈裡的美食圈的頂級食材代名詞之一。“水管”淋燙去粗皮後片成薄片,嬌柔脆嫩且鮮甜。上這道菜,可以瞬間讓宴席的檔次得以提升。
象拔蚌刺生的效果特別脆嫩,清甜,甚至比彩電龍蝦更可口。哪怕不蘸芥末醬油原汁原味也非常好吃,蘸它是因為我實在喜歡那種芥末突然沖鼻子上頭的瞬間快感,而且些許咸味也有助於增鮮。
韭黃海蠣煎:海蠣煎的經典搭配原本是青蒜苗,這裡別出心裁的加入韭黃,讓我覺得既熟悉又眼前一亮,韭黃和蒜苗兩者放在一起毫無違和感,共同把被地瓜粉裹著煎炒的嫩滑可口的海蠣煎更顯鮮美。
五香卷配土筍凍,兩款閩南經典小吃,用來作為等菜時“作動靜”的佐酒小菜非常合適,邊吃邊聊邊期待廚師的手藝,在外和朋友聚餐,每一段時光都是那麼愉悅。
古法燜羊肉:帶皮山羊肉用麻油炒過,搭配大量薑片和醬油,桂圓幹,米酒一起燜制成色彩紅亮,氣味香濃後在加入油炸過的薑絲,和大傢熟悉的薑母鴨有類似之處,是南方傢庭冬季溫補的重頭戲。
點大象拔蚌的好處就是除瞭吃到刺身,還有同時附帶的極鮮美的海鮮粥,閩菜本來就特別擅長制作各種咸飯咸粥,蔥頭油胡椒粉芹菜珠三樣小秘訣的加持下,粥味鮮甜,氣味芬芳,在這天氣寒冷的時候喝起來格外舒服。
帝王蟹今年價格比較實惠,如果預算夠的話現在是吃這個的好時機,活蟹的鮮甜是那些高級酒店自助餐中的久凍品完全不可匹敵的。
滴露鴨:閩南和閩西客傢的傳統做法,僅放極少量的水或淡酒,直接幹蒸,這樣的鴨肉吃起來比較緊實,鴨湯清澈透亮,湯味清醇甘美。
黑松露炒東星斑:經常吃這種魚的朋友知道,它們的魚肉潔白細膩,且相對而言結實但不會有咬不動的鬱悶,一般常見清蒸油淋,今天聽說可以選擇炒著吃,試試看發現也不錯。且後廚處理的比較用心,每一塊魚肉都可以直接夾進嘴裡放心咀嚼,沒有小刺的擔憂煩惱。
牛骨湯:帶著厚厚牛肉的大骨頭,用中藥香料熬出的湯醇厚可口,很是滋補養生的感覺。
筒骨芥菜煲:天氣冷得時候芥菜更容易嘗出微苦回甜的感覺,這種菜和筍一樣,適合大葷食材配合。這裡的廚師顯然深諳此道,不僅用瞭容易出油的筒骨,還加入瞭應季的冬筍,因此煲裡的湯汁鮮美濃鬱,芥菜酥軟,筍片脆嫩,大俗大雅的感覺非常棒。
最後在嘗嘗閩南用白蘿卜泥調和糯米粉制作的蘿卜糕,熱油煎至外酥裡嫩,吃起來滿嘴蘿卜清香,卻看不到蘿卜,小小的一款小吃型主食,耗時費功,盡顯中華美食的意境情懷。
在我這吃過許多次建興排檔的人看來,搬遷到濱北後確實餐廳整體從環境服務到菜品的感覺都有瞭明顯的提升,難怪老婆他們公司尾牙就定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