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茶統籌”是中國茶產業現今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與動力。作為全國“三茶統籌”先行縣,安化縣制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濃厚。自唐代開始,已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的記載。
近年來,安化把茶產業作為區域性支柱產業來抓,在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場拓展、標準制定、文化挖掘等方面做瞭大量工作。
2006年起始,安化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研、全面分析國內茶產業情況後,選準安化黑茶產業作為主攻方向,並成立瞭安化茶產業茶文化開發領導小組。在不斷的發展中提出瞭,安化要著力打造綠色生態有機茶園,做好綠色黑茶;著力打造現代化茶葉加工企業,做出健康黑茶;著力打造安化世界黑茶中心,做成世界知名黑茶;著力打造湘中全域旅遊康養休閑目的地,做大茶旅康養產業,力爭將安化打造成世界黑茶之都。
歷經多年夯實根基穩步發展,如今,安化已發展成名副其實的黑茶之鄉,不僅是全國“三茶統籌”先行縣域,而且連續十四年入選中國茶葉百強縣前十強、成功創建全國黑茶知名品牌示范區,“安化黑茶”獲評國傢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成為湖南省首批進入“中歐100+100”地標產品互認互保名單的地標產品。目前,安化現有茶葉生產企業210傢,其中規模以上茶企75傢,高新技術茶企22傢,省級龍頭企業7傢,國傢級龍頭企業1傢。2022年安化縣實現茶葉加工量8.6萬噸,綜合產值238億元,稅收1.5億元。
如何將傳承弘揚傳統茶文化、推動現代高質量茶產業發展、加強創新驅動型茶科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這是茶產業發展的重任。作為持續深耕中國茶產業以“務實+創新”為根本的踐行者,黑茶產業領軍企業理想華萊逐漸走出瞭一條以“茶”為基礎、“旅”為融合、“文”為內涵“康”為延伸的“茶旅文康融合”發展新模式。
弘揚茶文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茶,源自中國,盛行世界,是中國的文化符號之一,是承載歷史和文化的“中國名片”。
安化因茶置縣,茶香浸潤在每一頁安化史書中。如何在傳承中讓茶文化煥發新機,作為中流砥柱的理想華萊積極打造“24小時健康茶生活”,努力向全世界展示黑茶之美,公司深度挖掘茶文化內涵,將茶的屬性置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清晨一支黑茶牙膏,獨特濃鬱的黑茶茶香,從口腔喚醒新的一天;黑茶護膚品,保持整天好氣色;一杯黑茶,為新的一天註滿元氣;各色色樣的茶點茶食,滿足腸胃的同時提升幸福感;華萊茶學院裡,優雅的茶藝師們正手持杯盞練習,擇水、選器、浸泡……寓教於樂,寓學於趣的氛圍裡,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起來;當夜色拉下帷幕,獨特的冰磧巖溫泉、黑茶面膜、黑茶洗護沐套裝將一天的疲勞驅散。
理想華萊高度註重茶文化載體的建設,重資建設華萊中華茶文化館、科技館、萬隆國傢五星級茶館。茶文化館裡,清晰可見中國茶的發展脈絡,茶在世界各地的發展;科技館裡,“科技賦能”變得具象化,讓人不由感慨一片小小的葉子的無限可能;萬隆國傢五星茶館裡,親手泡一壺黑茶,在茶氳裡感受茶道文化的魅力……
在文化傳承方面,理想華萊還投資6億元重磅推出瞭中國首部講述黑茶文化和歷史傳承的舞臺劇《天下茶道》,填補瞭中國黑茶文化的演藝空白。該劇特邀中國山水實景演出創始人梅帥元先生擔任總導演,以“萬裡茶路”為創意核心,演出用“奇緣”“離鄉”“險途”“塞外”“異國”“天下”六幕的敘事,淋漓盡致的展現出湖南安化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氣質和這片土地上人們深沉的“傢國情懷”、浪漫的“愛情故事”。
從“一片葉”到“一杯茶”再到“一臺戲”,茶友感受到瞭真看、真聽、真感受的體驗。理想華萊將黑茶文化挖掘的剛剛好,他們用最恰當的點,弘揚瞭中國茶文化,推動瞭茶文化的普及和傳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也真正促進茶文化走進老百姓生活,向世界展示中國茶文化之魅力,為黑茶打造一張有文化底蘊、有責任內涵的行業名片、中國名片、世界名片。
做強茶產業,打造現代化全產業鏈體系
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是茶產業發展邁向高質量的必然要求。帶動產業鏈延伸,做好增值文章,是理想華萊十四年來發展茶產業的“關鍵打法”。
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和百年制茶傳統技藝,理想華萊將茶園種植基地建立在“安化黑茶、思茅普洱茶”核心產茶區,生產車間建在基地周邊。種植環節,公司把茶樹種植定義為“第一生產車間”,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團隊全程技術指導;生產環節,建立瞭“企業+市場+標準化生產”的全產業鏈佈局。集團大力實施產品溯源機制,生產線即是“生命線”。構建瞭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生產體系,建立瞭完善的“質量追溯”鏈條。
截至目前,理想華萊在湖南安化擁有冷市黑茶產業園、萬隆黑茶產業園、葉子茶廠,在雲南思茅興建雲南營銷中心、思茅普洱茶產業園,共五大生產基地。打造瞭國內第一個符合國傢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10萬級凈化車間GMP茶葉生產車間,同時,建有西南最大的兩條CTC生產線和100多條先進的茶葉生產線,年加工茶葉能力突破11萬噸。
通過 “公司+基地+茶農”的方式,理想華萊為廣大茶農提供茶苗、農資、技術服務,保價收購茶葉,積極助力茶農增收致富,還帶動種植、加工、包裝、物流、銷售、餐飲、住宿、旅遊、交通運輸等關聯產業蓬勃發展,累計創造關聯就業崗位超50萬個。
理想華萊全力打造的茶產業鏈,實現瞭全產業鏈“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創造瞭無數的就業崗位,也實現瞭產業蓬勃發展的佳話。
推廣茶科技,打造中國黑茶的科技自信
生生不息,“質”啟未來。創新是企業成長的“永動機“,擁抱新技術,擁抱變革,就等於擁抱一次“新生”。
理想華萊將“科研創新”做為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聚集中國工程院陳宗懋院士、劉仲華院士等多位國內頂尖行業專傢、學者,開展產、學、研主體的深度融合。攜手湖南農業大學聯合創辦博士工作站與華萊茶學院,設立“劉仲華院士工作站”,打造“國傢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技術示范基地”;以國際一流水準為標準建設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安化黑茶精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化黑茶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積極圍繞黑茶產品研發和創新、綠色生態種植、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檢驗檢測和數字化管理等開展科研,積極轉化和開發瞭一大批創新產品: 速溶茶、袋泡茶、黑茶牙膏、洗發水、護膚品等多種茶葉深加工科技產品。創新研發的加工技術,科學系統的研究,探明中國黑茶健康密碼,為中國黑茶走向世界奠定瞭理論基礎。
時代的快車中,傳承是延續的根本,創新是發展的需求。如今,理想華萊打造混合創新力,形成瞭獨特的競爭優勢,從而把握新的機會和機遇,提供瞭保障,也讓理想華萊在這中國茶產業這條路上,行穩致遠。
茶旅融合,建設獨具特色的黑茶之都
在茶園,清風拂面,陣陣茶香,一望無際的綠野,就連空氣中都是茶的香氣......綠色環保、有機高效、生態自然的數字化智能管理於一體的有機生態茶園,不僅是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陣地,也是安化發展茶旅融合的重要載體。
在國傢農業現代產業園展示館,黑茶產業故事全面收羅其中。從黑茶的前世今生、到今天的產業佈局,從傳統的茶園管理、到今天的數字化發展,從最初的發展、到成為今天鄉村振興的主角,黑茶產業發展的故事,可以一覽無餘。
在萬隆黑茶產業園感受安化黑茶生產制作的全過程。傳統的制茶工藝,現代化的制茶車間,符合國傢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十萬級凈化車間,以及采用國際領先標準打造的黑茶質量檢測中心,都是安化黑茶出好茶的基礎保證。
在天下黑茶大劇院大型實景舞臺劇《天下茶道》正在上演,馬幫帶著安化黑茶由安化啟程一步步踏出瞭茶馬古道,那段千百年前發生的故事呈現在觀眾眼前,為遊客與茶友奉上瞭一場視覺饕餮盛宴。
薪火相傳的茶文化,賦予安化生生不息的脈搏。“茶市斯為最,人煙兩岸稠”這是歷史中的安化,也是今天的安化。如何將茶文化的推廣落到實處,是一道充滿挑戰的必答題。如何高標準定位、高起點謀劃、高效率運作、高水平建設,這即是標準,也是答案。
2018年3月,安化縣政府與理想華萊集團旗下公司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安化黑茶特色小鎮項目建設合作協議》,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投入100億元資金,以資江水域及兩岸10個行政村規劃佈局“一江四區,十裡畫廊”,發展一個茶產業鏈完整、文化體驗獨特、茶旅文康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鎮,年產黑茶5萬噸,年接待遊客1000萬人次,年綜合產值100億元以上。近5年來,黑茶小鎮共啟動實施項目25個,累計完成投資59.3億元。2019年,湖南公佈首批10個農業特色小鎮,安化黑茶小鎮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