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消保委曝光瞭一款名為“九0農大”的蔬菜卷,其宣稱與“東北農業大學”有關,但經過調查,該蔬菜卷並非學校生產的產品,學校也未與其開展過任何合作。此外,不少網紅零食也存在著“學歷造假”的現象,例如被博主推薦的“翻天娃辣條”也遭到瞭相關院校的否認。
這些網紅零食之所以選擇“蹭學歷”,無非是想借助農業院校科研的光環,來契合消費者的某種微妙心理,即農業大學研發的零食更加綠色健康、品質更有保障。然而,這些打著農業大學旗號的網紅零食真的健康嗎?以“九0農大”蔬菜卷為例,其蛋白質和脂肪的實測含量都超出瞭國傢標準的允許誤差范圍,需要控制攝入量。
商傢抓住消費者心理進行產品宣傳無可厚非,但提升產品銷量的根本始終是產品品質。這些“學歷造假”的網紅零食雖然一時蹭瞭學歷虛名,卻毀瞭品質精進的長遠發展,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損人不利己。從長遠來看,用“學歷造假”的方式給商品“臉上貼金”毀瞭商傢自身的發展,同時也損害瞭相關科研院校的公信力,侵犯瞭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對真正由科研院所研發產品的信賴和認可也造成瞭無形中的消減。
因此,遏制零食“學歷造假”需要監管部門加大巡查和打擊力度,相關院校也要及時公開釋疑並積極維權,消費者也要多留一個心眼,面對“學歷傍身”的網紅零食多點質疑少點沖動。最後,商傢應該明白靠人不如靠己的道理,踏踏實實抓品質提服務才是收獲消費者追捧的唯一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