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字号美食源自于生活中的美味,源自于前人质朴的生活。
01
胜芳镇卢记皮蛋
霸州市胜芳镇卢记皮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已经历了六代传承。早在清朝中期胜芳镇的松花鸭蛋就已经闻名京城,中国国家图书馆中珍藏的《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就有一副“卖胜芳鸭蛋图”,在胜芳更有“美食三绝”一说,即藕粉、河蟹、松花蛋。卢记是胜芳镇拥有百年历史的专门制作松花蛋的字号。
卢记制作松花蛋是沿用清中叶程师傅改良的“料汤浸制法”和很多地方的草灰滚制法不同。卢记松花蛋剥去外壳,可以看见茶褐色半透明的蛋体上铺着松花纹路。切开后天蓝、蛋黄、深蓝、灰黑、茶青如同心圆一样一圈圈排列,蛋心如流沙柔软细腻,吃进嘴里有着独特的清香。
02
老李香油
固安南黄垡老李香油起源于晚清时期,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已传承至第四代人。创始人在山东习得来香油制作技艺,回到固安开了家香油坊,制作香油、麻将、白酱,因为口感细腻,味道醇厚,在当地口口相传,逐渐获得大家的认可,成为家家户户灶台上的必须品,百余年都不曾改变,这项手艺也代代相传至今。
老李香油沿用小石磨磨胚、水代发取油,但是又适当地引入来现代生产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及效率。虽然看起来和别的香油制作差别不大,但是其中的诀窍是在几百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炒芝麻火候太小油味就淡,火候太大则油会带糊味等。除了香油,老李白酱(去皮芝麻磨成的酱)味道香浓馥郁,口感爽滑鲜嫩,在当地也是备受赞誉是京津冀一绝。
03
李臣饭店
固安县李臣饭店始创于1984年,以具有传统特色的“酱鸡、酱肘子”等一些列酱制品而闻名。虽然李臣饭店只有40年的历史,但是其酱制品制作技艺源于晚清时期就闻名固安的“惠丰堂”,2009年这项酱制品制作技艺入选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臣饭店的酱制品传承传统工艺和味道,食之烂而不散、肥而不腻、天然原生态而深得当地人的喜爱,数十年来融入到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如今已是“固安一绝”。
李臣饭店的酱制品虽然源于惠丰堂,但是在数十年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改进,早已形成来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不仅选料严格、制作精细,还要经过多道工序精工细作,才能制作成色泽鲜红,肉香四溢的成品。鸡肉选择两年以上的散养嫩鸡,还要加入几十种精心选择和配比的药材和香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