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13人遭遇雷击!概率有多大?大难不死可能会获得“限定皮肤”
创始人
2024-05-28 11:15:37

5月25日下午,黄山景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雷击事件。突如其来的雷电打破了山间的宁静,不少游客因此受伤。这一事件迅速在社网上传开,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

当天的黄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他们的惊险经历。一位网友在帖子中提到:“听说天都峰顶有雷击风险,游客被紧急疏散。飞来石也遭雷击,现场有不少碎石,今天的黄山异常危险。”

另一位网友在评论中写道:“真的很恐怖,当时离飞来石大概还有10分钟的路程,路过的时候还有劫后余生的游客劝我们快走。”回想当时的情景,这位网友仍心有余悸。

此外,还有目击者表示:“回去的路上看到一个疑似被雷灼伤的小男孩,后来工作人员来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景区工作人员也证实,确有13人在雷击中受伤,并被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雷击事件听起来可怕,但实际发生在个体身上的概率极低。据统计,在美国,一个人被雷击中的概率大约为60万分之一,而在中国,这一概率大约为180万分之一。换句话说,即便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遭遇雷击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的。

全球每年约有4000人遭雷击。按全球总人口75.94亿计算,每个人遭遇雷击的概率约为190万分之一。相较之下,美国人被雷劈的概率确实略高一些,但无论如何,这个数字仍然非常低。

雷击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还会对环境和建筑物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当雷电击中人体时,电流会通过身体,导致严重烧伤、神经损伤,甚至心脏骤停。幸运的是,黄山景区此次雷击事件中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受伤者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神奇的是,有些人被雷击中后,大难不死,反而在皮肤上留下了独特的“闪电纹身”,这被称为“利希滕贝格图”。这种红色、松枝状的图案,是雷电通过人体时留下的痕迹,被称为上天对“大难不死”者的馈赠——“限定皮肤”。

这些闪电花纹,不仅仅是伤疤,更是经历生死劫难的象征。对于这些幸存者来说,每一条纹路都是一段特殊的记忆,见证着他们与自然之力的亲密接触。

虽然雷击的概率很低,但一旦遇到雷雨天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仍然非常重要。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专家统计,雷击地点在农田的比例最高,为32%,其次是建构筑物例如农村民居、窝棚、亭子等,占比23%,第三是开阔地,占比13%,其后是水域,如河边、沙滩和树下。

也就是说,69%的雷击事件都是在户外发生的,所以在这里也提醒大家,雷雨天气要远离这些地方,并且雷电喜欢抄近路,所以高个子被击中的概率更高,如果在户外遇到打雷,应该降低自身高度,比如抱膝蹲下,这也是为了防止跨步电压的一种方法。

为了降低被雷击中的风险,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开这些高风险区域。此外,雷电喜欢“抄近路”,因此较高的个体更容易被雷击中。如果在户外遇到打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降低自身高度:尽量降低自己的高度,例如抱膝蹲下。这有助于减少被雷击中的几率。
  2. 避免树下避雨:树木导电性强,容易吸引雷电。
  3. 远离金属物体:金属能导电,应远离铁丝网、铁塔等。
  4. 关闭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等,避免因电磁场引发雷击

雷电是大自然的一种电现象,主要由雷云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引起。当雷云中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在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产生强大的电场,导致电荷迅速移动,形成雷电。这一过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伴随着强烈的闪电和雷声。

黄山作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因其海拔较高,地形复杂,更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因此,景区管理部门在雷雨季节应加强预警措施,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港圣诞王炸!利东街 42 天... 夜幕降临,维多利亚港的晚风裹挟着节日的暖意吹向湾仔。2025 年 11 月 20 日晚,香港利东街人...
国庆去珠峰大本营?这份超全穿衣... 每年国庆,都是前往珠峰大本营的黄金季节。很多朋友都憧憬着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一睹世界之巅的雄姿。但作...
南澳台湾街风貌一新迎佳客 “百... 南澳县紧握“百千万工程”机遇,锚定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借力央企资源推动农房改造提质加速。云澳镇台湾街风...
新国标发布!事关小型游乐设施 小型游乐设施作为儿童 日常娱乐、体能发展与社交互动的 核心场景载体 已广泛分布于 公园、社区、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