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们80、90后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那莫过于在父母的陪伴下去动物园游玩,在那个娱乐匮乏的时代,能够去一次动物园可以说是了不得的一件事,回到学校可以和同学吹上好几天,看着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别提有多高兴了。
动物园就是一本活的百科全书,里面有着老虎、大象、孔雀、长颈鹿等许多动物,在动物园游玩可以丰富我们的见识,提高我们的眼界。
不过你们可知道,动物园在如今虽是我们增长见识的场所,可在早期动物园却是一些人类的噩梦。
早期之时,动物园里面关的并不是动物,而是活生生的人类,这些人类被关在动物园中供人参观,每日甚至可以吸引到二三十万人前来观看。
直到近代以来,动物园方才摒弃了在园中圈禁人类供人参观的行为,实实在在地放了一些稀有动物进去,最后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真正的动物园。
那么早期动物园为何要关人类进去呢,这些人类又有何不同能引来数十万的人观看?
航海家带回的土著居民被关进动物园供人参观
动物园最早产生于欧洲,17世纪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民对艺术的追求逐渐提高,尤其是对于喜好高端雅致藏品的意大利名门望族来说,现有的普通藏品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奇珍异宝的追求了,这些人迫切地渴望能够参观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
当时正值大航海时代,航海家们每次回来都能带回许多异域的特产,令这些欧洲贵族们大饱眼福。
在这些航海家们带回的奇珍异宝里面,最受欧洲贵族欢迎当属殖民地中的土著居民。
这些土著居民大都是在部落冲突中战败沦为敌方奴隶,随后被欧洲航海家以低廉的手工艺品交换得来。
有的殖民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土著奴隶,甚至故意挑起部落冲突,再支援其中一方武器装备用以换取其胜利后获得的奴隶。
土著奴隶刚刚被带回欧洲之时受到了欧洲贵族的极大追捧,许多贵族纷纷掏出重金将他们买回家作为藏品私藏,而拥有土著奴隶也成为了这些贵族吹嘘的资本。
据了解,有一位红衣主教便十分喜欢收藏土著奴隶,他一生收藏了许多不同种族的人,其中就包括了会讲二十多国语言的鞑靼人。
随着欧洲人民对土著奴隶的不断追捧,一些欧洲商人便逐渐发现了商机。
这些商人从航海家手中买来各个种族的土著奴隶,然后将这些土著奴隶关入动物园中供人参观,从而赚取高价的门票。
由于买得起土著奴隶的都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之前根本没机会参观土著奴隶,因此奴隶动物园一开便获得了巨大成功,无数欧洲民众争相前往动物参观,一个土著奴隶动物园平均每日的人流量甚至能达到二三十万!
动物园利用土著奴隶的身体特殊性来吸引眼球
土著奴隶进入动物园后,商人们为了盈利也得对这些人从形象上进行包装,把他们都打扮得干干净净,惹人喜爱。
其中最受欧洲人民喜欢的便是非洲土著,因为非洲有些部落的女子臀部异常硕大,而有些人的头部又特别的小,这些奇怪的身体结构让这些欧洲人欣喜异常,纷纷前来观摩。
在众多非洲土著女子中最有名的一位叫做萨拉,她被关在动物园里长达五年时间,这五年里她的贡献就是给这些欧洲人展示她硕大的臀部。
随着萨拉知名度的提高,许多欧洲人不远百里慕名而来,只为了买一张"摸臀券"体验一下异域风情。
最终,萨拉在经历了五年折磨之后不幸离世,而她离世之后也未能安生,她的遗体还被法国的一位生物学家拿去解剖了!
"人类展示"愈演愈烈
19世纪中后期欧洲奴隶制度逐渐瓦解,像萨拉这般的"展览品"已经逐渐消失,但"人类展示"反而愈演愈烈!
由于当时的土著已经不能再被当作私有财产进行买卖,那么这些商人便另辟蹊径,以签约的方式包装这些土著,然后在一些展会上展示这些土著民的风俗和衣着。
这种看似公平的方式深得欧美等国人民的喜爱,更是曾在1889年登上了巴黎世博会,成为了当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动物园"是1899年在巴黎首次出现的,由于十年前在世博会上进行"人类展示"获得了巨大成功,于是法国商人决定将"人类展示"在巴黎继续发展下去。
他们创办了一个名叫"巴黎热带花园"的动物园,然后将法国殖民地的土著居民引进过来。最为搞笑的是法国为了显示他们的"人道关怀"还为这些土著民还原了原本的生活环境,美其名曰让他们有"家的感觉"。
"巴黎热带花园"总共设有六个展览区,分别展览着不同种族的土著民,短短三个月这个动物园便接纳了超百万的游客!
巴黎的"人类展示"动物园获得成功后,欧美各国也都纷纷效仿,不久之后纽约、柏林、伦敦等大城市均出现了"人类动物园",且每日前来参观的游客也是只多不少。
"人类动物园"终被取缔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动物园"遭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反对。欧美各国为了顾及自己的大国形象,最终在1958年宣布取缔"人类动物园"。自那以后,"人类动物园"便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之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