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回应“不谈旅游”:文物坏掉了,还有旅游的意义吗?
创始人
2024-05-28 11:08:42

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再次亮相文博会。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与第20届文博会在深圳联动举办。5月24日上午,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之“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分论坛上,备受关注的樊锦诗先生作演讲,呼吁把文物保护好。

去年,在第19届文博会的一个分论坛上,樊锦诗曾亲手接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为其颁发的奖牌,以表彰她对莫高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耄耋之年的她,今年又来到了深圳文博会。

先生十分谦虚,上台后,她告诉在场的来宾:“我是给敦煌做了一点事,我在敦煌待了61年,从工作开始一直到现在,但是这个事不能都放在我一个人身上,是我们几代人在接续努力。”

5月24日上午,深圳,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再次亮相文博会。文博会组委会供图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历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她长期致力于石窟考古、科学保护和管理研究工作,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1944年之前的400年,敦煌无人管理,破坏严重。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1950年其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从1944年到如今,敦煌保护工作已有80年历史。

“敦煌本来就比较有名,现在越来越有名,很多人就想看看它的艺术、听听它的故事,觉得很有收获就走了。”樊锦诗说,有人提出,她不谈旅游,只谈文物保护,她反问,“文物坏掉了,还有旅游的意义吗?”

她解释说,这些文物都已经历了千百年风霜,十分脆弱,“我们搞文物的人都想把文物保护下来,首先是要保护好。”她认为,只有把文物保护好了,才能不断地研究它。她研究不了了,下一辈再研究,越研究越深。研究的目的就是一代一代把敦煌的故事传下去。

记者/张建林

编辑/张磊

校对/张彦君

运营编辑/刘茜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雪节气养生要点,建议人手一份... 小雪已晴芦叶暗 长波乍急鹤声嘶 小 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个节气冬 2025年11月22日 ...
(图表·漫画)防寒养生正当时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11月22日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小雪节气后天气渐寒,开始进入雪...
从“田头”到“灶头”,这场活动... 当上海田间地头的优质食材,邂逅创意本帮烹饪技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1日至23日,由上海农业展览馆...
文化中国行·小雪 | 岭南微寒... 来源:南方+“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11月22日,冬意渐浓——小雪,携薄霜与微寒,为大地披上清浅...
登泰山:在日出云海间,品山巅之... 凌晨的泰山石阶还沾着薄霜,游人裹紧衣衫,借着手机微光拾级而上,脚步声、偶尔的谈笑声在静谧山间轻轻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