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已晴芦叶暗
长波乍急鹤声嘶
小
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个节气冬
2025年11月22日
农历十月初三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节气
此时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较频繁。
物候现象
中国古人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一候|虹藏不见
由于气温降低,雨水变成了雪,彩虹也就不再出现了。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
三候|闭塞而成冬
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了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由于天空中阳气不足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饮食养生
推荐食材
黑色食物:黑豆、黑芝麻、黑木耳(补肾益气)。
根茎类蔬菜:红薯、山药、莲藕(健脾暖胃)。
温性肉类:羊肉、鲫鱼、鸡肉(搭配生姜、葱白驱寒)。
应季食谱
羊肉山药汤:羊肉性温,山药健脾,可缓解手脚冰凉。
雪梨银耳羹:滋阴润肺,缓解干燥引起的咳嗽、口干。
禁忌提醒: 忌生冷寒凉食物(如冰饮、西瓜),避免伤及脾胃阳气。
起居养生
作息调整
早睡早起:建议22:00前入睡,7:00-7:30起床,顺应“养藏”之道。
午休15-30分钟:缓解冬季疲劳,提升下午工作效率。
重点保暖部位
足部:睡前用40℃温水泡脚10分钟,可加艾草或生姜。
腰背:避免穿露腰衣物,久坐族可用暖贴贴敷腰部。
室内环境: 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冷风;使用加湿器缓解干燥。
,时长
02:30
情绪调节
多晒太阳:每天10:00-15:00晒太阳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
培养兴趣:尝试插花、阅读等室内活动,转移注意力。
深呼吸放松:工作间隙做腹式呼吸(吸气4秒,呼气6秒),缓解焦虑。
穴位养生
1
关元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力度轻柔舒适,每次按揉2-3分钟左右。按揉关元穴有培元固本、温补肾阳的作用。
2
命门穴
【位置】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力度适中,每次按揉3-5分钟左右。按揉命门穴有温补肾阳,强腰固本的作用。
3
太溪穴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按压,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佳,每次按压2-3分钟左右。按揉太溪穴有滋补肾阴,温肾强腰的作用。
小雪节气养生“三不做”
不要久坐
小雪时节,气温降低,户外活动变少,室内停留时间较长,加之久坐不动,容易使人体新陈代谢减缓,血液循环较慢,从而引发身体不适。此时,需加强运动来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抗寒能力,预防季节性感冒。
不要乱补
虽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但也要讲究饮食合理,营养均衡,防止给身体造成负担,从而引发病症。饮食要以“营养丰富而适量”为原则,肉类和果蔬都需根据自身情况来摄取,不可暴饮暴食,种类单一,容易影响身体吸收代谢。
不要熬夜
早睡可助阳气,保持身体温热;晚起可养阴气,等到日出劳作时,能够躲避严寒,使其温暖,从而平和阴阳。充足的睡眠有益于藏精补气,健脾益胃,强筋健骨,熬夜则会损伤肾精,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可适当赖床,增加睡眠,等到太阳升起后再起床洗漱,锻炼身体。
,时长
01:29
小雪养生注意事项
—SLIGHT SNOW—
别吃太辣:辣椒、花椒别多吃,容易口腔溃疡、便秘;
不吃生冷:冰淇淋、冷饮、西瓜这些凉的东西要戒掉,伤脾胃;
多喝温水:冬天出汗少,但还是要多喝水,也能喝淡茶、蜂蜜水;
多晒太阳:午后阳光好的时候出门散散步,心情好、身体暖;
早睡晚起:晚上别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身体才能养阳气;
心情舒畅:天气阴冷容易心情不好,多和朋友聊聊天、听听戏,要保持乐观~
上一篇:(图表·漫画)防寒养生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