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弘扬开拓精神、共生精神和人文精神
创始人
2024-05-28 11:03:24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23日下午,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以《敦煌文化遗产的智慧启示》为题作了发言。她认为,敦煌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精神标识和中国智慧,对于文化强国建设有三点重要的启示。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摄

首先,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民族坚强刚毅的开拓精神。丝绸之路的贯通、河西地区的安定、敦煌的开窟造像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开拓精神。放眼敦煌石窟史,有无数体现开拓精神的人物,既有张骞、霍去病、班超、裴矩、裴行俭这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有普通的屯田戍卒、勋官骑士、行客商贩、农夫工匠、画工歌伎,更有求法护法的高僧,比如有名的法显、宋云、惠生、玄奘、慧超等。这些开拓者、建设者和求法者,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刚毅的开拓精神,昭示着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坚强性格。

其次,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共生精神。敦煌位于中国西部边陲,是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的交汇处。以敦煌石窟艺术和敦煌藏经洞的文献为代表的敦煌文化遗产,既以中华文明为本位,又以开阔胸襟和恢宏的气度,广泛地吸纳、融汇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波斯文明、中亚文明等多种外来文明,体现出开放、包容、互鉴的文化特征与共生智慧。敦煌莫高窟是中西多种文化多元文明交融荟萃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共生精神和恢宏气度。

再次,敦煌文化遗产呈现着中华文明济世安民的人文精神。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敦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兴盛和繁荣,东西方文明在这里长期持续地交融荟萃。不仅有外来文化的引进来,也有中华文化向更广阔地域的传播浸润。历史上由敦煌传入西域地区的儒家经典、律法、医学和蒙书,对应着中华民族的哲学理念、社会正义、人本情怀和育人智慧,体现出中华文化济世安民、泽被四方的人文之光。

樊锦诗说,今天我们挖掘弘扬敦煌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弘扬开拓精神、共生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利于我们感悟祖先的智慧、感知民族的精神,树立文化自信,赓续历史使命,守护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和平共处、交流融合、文明互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

精彩观点

今天我们挖掘弘扬敦煌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共生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利于我们感悟祖先的智慧、感知民族的精神,树立文化自信,赓续历史使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蒜... 要说家里最受欢迎的硬菜,我家冰箱永远囤着鸡全翅,而蒜香做法更是全家投票选出的“销冠”!外焦里嫩的鸡翅...
小雪时节,养生重“藏”!你“藏...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是立冬后的第一个节气。冷空气助阵下天气愈发寒冷,要当心寒邪侵袭身体!这一时...
原创 【... 秋意起,万物收。秋天的丰盛,不只是颜色的饱满。这个丰硕的季节,带给人的是无尽的喜悦。希尔顿集团浙江台...
榆林旅行社排名前十强(2025... 随着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榆林作为陕北文化重镇和能源新都,吸引了大量商务考察、研学旅行和休闲观光客群。...
带着老人玩转北京5天!全家出游... 寒假来临,终于有机会带着家里的老人一起去北京旅游!作为一家三口和两位老人的旅行,5天的北京之行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