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时下当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白酒的口感。
把“好喝”作为购买白酒的前提,不再注重香型。增香使酒味更郁,但要有限,香气过浓会造成不协调。提高名酒质量的途径是去杂增香,去杂是前提,杂味不除,增香无益,香味物质组成的名酒,比例保持平衡尤为重要。
针对白酒消费需求多层次、多样性的差异,要满足众多消费者需求,须不断创新,将白酒安全、卫生、健康作为首要条件,将香气幽雅细腻,入口柔和绵甜、入喉圆润舒畅、饮后舒适且副作用小等作为主要研发方向。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起白酒的酿造过程是怎么样的?
一、原材料的选择:
原料名优酒的先决条件,是酿造白酒的物质基础,不同原料拥有不同的成分含量,分子结构和存在形式,其发酵产物必然不同。
浓香型白酒使用原料大多为高粱、糯米、玉米、大米、小麦等,而淡雅型白酒则主要以单粮(高梁)酿造为主,利用不同的原料生产,会产生不同的质量风格,酿酒行业上术语是“高梁香、玉米甜、大米净、小麦糙、糯米绵”。
实践证明,多粮正是吸取多种粮食的特点,利用粮食之间营养互补的优势,采取恰当的配比发酵,产生的微量成分多,口感上比单粮型大曲酒更甜、更丰满或者说,多粮复合香不过是对淡雅流派白酒风格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二、水为酒之血,名酒必有佳泉:
酿酒生产用水的水质也会出现产品风格的差异,不同水质含有不同离子,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贮存过程中酒体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酒体风格特点。
三、曲药:
制曲原料是制曲的微生物培养茎,它的成分影响着微生物群体生育酶的代,大曲原料主要为小麦、大麦、碗豆,这些原料中含有淀粉、蛋白质和灰分,可供制曲所需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尤其是妨碍发酵的脂肪很低,应是制曲的理想原料。
制曲配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必然产生酪醇多,造成酒苦。
温度对曲药的影响:高温会使曲糖化力低,耗曲高,发酵持续性强。低温曲糖化力虽高,发酵力弱,酒味淡薄。一般曲块温度的围在 40℃-50℃-60℃,60℃以上划为高温曲。
踩制曲块要求松紧适度,平整结实。过硬,曲心长不透有异味,过松,不易保温保水。为了保证四季曲质量,应人为地创造较稳定的空气、温度、湿度等条件。
为了培制伏曲,可选好曲做曲种,利于接种。成曲后贮放半年以上使用,可使产酸细菌大部分死去或丧失繁殖能力。当然酶活力及酵母数量也会降低,用来酿酒发酵缓慢,可使酒味醇甜。制酒工艺是名优质白酒的关键。
制酒工艺包括原料粉碎宜细、辅料清蒸、糊化要透,合理配料、低温发酵、缓火蒸馏等。
四、贮存勾调:
白酒贮存有一定期限,不是越久越好,贮存过久,酒精损失大,香气也跑掉不少,使酒味淡薄,失去固有风格。
酒也不是越存越香,白酒的香是以酯类为主,而酯化作用有一定极限值,一般白酒生产出来就具备了应有的香气,贮存主要是排杂、使口味绵软。
勾调是白酒生产企业的一门艺术。
搞名优质白酒七分技术,三分艺术,这三分艺术便是指勾酒而言。通过勾调,将不同风格、不同贮存期的酒合理搭配,使各种香味成分在数量上齐备,在比例上协调,形成了醇厚细腻的固有典型风格。
俗话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一瓶上市的酒,从原料到发酵到酿造,需要经历无数道工序,所以,这也是为何现在的酒友偏爱纯粮食酒。因为大家知道,原料的健康,才是真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