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淑芳
近年来
随着深汕特别合作区
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越来越多在外务工人员
看到了家乡的发展机遇
纷纷选择返乡创业或就业
近期正式营业的网红美食街
鹭月·又见烟火美食街
不仅成为周边企业的“后勤大院”
也成为许多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乐园”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正式投产后,大量的人员涌入也带动了周边的餐饮消费需求。“一开始,马路市场只有三四个摊点,后来规模扩大到20多个摊点。”周边企业管理人员反馈,很多工人下班后喜欢吃“路边摊”,但路边不通水、不通电,很多摊主只能用三轮车运水进来洗菜、洗碗,加上工人吃完饭将垃圾随手乱丢,卫生环境比较糟糕,食品安全难以保证。
这个问题,不仅周边企业多有反映,也引起了深汕有关部门的关注。为此,比亚迪项目服务专班设立比亚迪项目生活服务组,根据项目地理位置、交通便捷性、人流量及周边商业环境,科学选择美食街选址。
鹭月·又见烟火美食街项目招商信息一经发布就吸引了200多家商户前来报名,其中就包括不少摩拳擦掌准备创业的返乡人员。
鹅埠镇居民刘凤燕自返乡后,就在家人的支持下瞄准深汕人气聚集的商机,迅速在深耕村商圈开办沪上阿姨和TOTA眼镜品牌连锁店,生意越做越红火,如今又在美食街开办了煌上煌卤味店。
“家乡不断增长的人气和大品牌的影响力是我创业的底气和秘诀。”在刘凤燕看来,深汕特别合作区在城市发展初期缺少一些品牌连锁店,正成为她创业新机遇,这些品牌连锁店可以满足新深汕人越来越高的消费需求。
除了品牌连锁店,鹭月·又见烟火美食街铺面小、成本低,也成为年轻人低成本创业的优选地。
“我们都在小漠长大,看到这里的变化后感觉很振奋。和运营方沟通后,觉得移动餐车、集装箱式铺面店租便宜可以缓解初创压力。”小漠镇居民林惠鹏和卢天豪都是“95”后青年,早些年都在外地务工,如今都选择回乡创业,分别在这开办川菜馆和奶茶店,把美食街作为他们创业的“起航地”。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的建设,离不开本地村民支持项目征地工作。在筛选商户的过程中,美食街运营方——深汕城综集团公司也给予了搬迁村民优待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搬迁村民的入驻申请。
云新村民曾先生在美食街开办了一家烧烤店,正式营业当天忙得不亦乐乎。他说,“从村里搬走后,政府给我们安排了在深耕村的住房,小孩可以到南外上学,现在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做生意的地方,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咧!”
春江水暖鸭先知。除了本地创业者外,美食街还吸引了许多外地商户前来。“我就是看准了比亚迪工厂员工多、消费需求旺,坪山比亚迪工厂搬迁到深汕后,我也紧跟着过来继续开烤鱼店。”来自揭阳的蓝海璇这些年一直围绕着比亚迪工厂做餐饮生意,如今在美食街继续服务从坪山过来的老食客。
审读:孙世建 黄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