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工作需要源源不斷地能量補給,一日三餐就是不可少的。充足的食物攝入,不僅能夠給身體補充能量,維持正常的工作,還能及時補充每日消耗的營養,讓身體保持活力。隻是每天辛苦的工作,回傢後感到異常的疲憊,晚餐也就不自覺地被放棄瞭。不吃晚餐到底好不好?晚餐吃得太遲瞭,和不吃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把這個問題弄清楚瞭。
現在十分流行一日兩餐加午後零食的飲食習慣,很多人為瞭工作早餐選擇在瞭九、十點左右,午餐就放在瞭十二點左右。至於下午三、四點,也就是吃的甜點或者是水果之類的,一天的飲食也就結束瞭。這樣放棄晚餐的做法,真的好嗎?
首先我們要肯定,這樣的飲食習慣是有利於減肥的。如果能夠確保兩餐的合理,搭配豐富,營養攝入均衡,下午的零食又是水果等富有營養的食物,那麼放棄晚餐本身也沒有問題,能夠讓體重降下來。但是大部分人的早餐和午餐都是隨隨便便對付的,點個外賣就完事瞭,不吃晚餐就可能遇到以下的問題:
晚飯吃得太遲瞭,實際上比不吃還傷身。大多數人一旦忙過瞭,晚餐就會在九、十點以後才吃。這段時間代謝速度降低的時候,大量的進食油膩性的食物,吃得過飽瞭。腸胃的消化負擔是會加重的,逐漸影響到腸胃以及其他各處的正常運轉。
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人很容易就發胖瞭。而變胖之後,帶來的各種問題也是有目共睹的。值得註意的是,經常很晚才吃晚餐的人,衰老速度也要比正常人來得更快,不得不引起重視。
凡是過度肥胖的人,身體總是會有一些問題的。為瞭避免這些問題發生,可以從不吃晚餐開始走上減肥之路。當然並不是要你立刻就不吃晚餐,而是逐漸進行調整。
先是每周控制在星期六晚上不吃晚餐,其他時間段吃飯正常。一兩周下來,身體逐漸適應瞭這樣的表現,再逐漸增加周五晚上不吃晚餐。隨後一個月左右,沒有什麼問題出現,再繼續增加不吃晚餐的天數,直到身體完全適應瞭每天晚上不吃晚餐的節奏。
一旦養成瞭不吃晚餐的習慣,那就得堅持下去瞭。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避免晚上不吃晚餐,否則之前付出的努力會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