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熬瞭20年小米粥,總結瞭這4個好喝的秘訣,方便又實用
小米在古代的時候就被稱之為“五谷之首”,不單單是因為小米本身味香、口感甜糯、容易消化,更重要的是小米本身的營養價值十分高,可以補脾養胃、補中益氣,所以小米一直以來都是用來調理身體的佳品,而且小米裡面的維生素B1是所有的糧食裡面最高的,這是能夠維持身體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不少婦女在坐月子的期間都會喝小米粥來調理身體,是因為小米粥的營養價值實在是高,有“代參湯”的美譽。
奶奶教瞭我4個秘訣,下面分享給大傢,一起來看看吧!
秘訣一:浸泡
小米下鍋之前先用冷水浸泡30分鐘左右,這樣可以讓米粒吸水膨脹,然後還可以節省熬粥的時間。
秘訣二:開水下鍋
很多人的潛意識裡都以為煮粥是要冷水下鍋的,但是真正的行傢們都是用開水下鍋的,這是因為冷水下鍋容易糊底,而要是開水下鍋的話就能夠完全避免這個現象,還能夠解約時間。
秘訣三:控制火候
很多人以為煮粥就是簡單的煮開就好瞭,其實不然,我們先應該用大火把粥煮開,之後轉文火熬到粥成熟,別看就是這麼簡單的控制火候,但是粥的香味就是從這裡面而來的。
秘訣四:攪拌
攪拌是為瞭防止粥糊底,但是我們用開水株洲杜絕瞭這個問題瞭,那為什麼還是需要攪拌呢?其實要攪拌是有原因的,煮粥的時候攪拌,可以更快的讓小米粥“出稠”,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讓米粒飽滿,粒粒酥稠!這樣熬出來的小米粥保管味道好。熬好之後我們加入一點色拉油,小米粥不僅顏色更加鮮亮瞭,而且味道也會更爽滑!
煮小米粥時,牢記這4個秘訣,保管熬出來的粥又漂亮,又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