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和老文第一次去蘇州,走遍瞭園林石階,當天下午在虎丘找瞭個空地盤腿而坐,老宋說瞭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我們這種人吧,給我看園林我看不出個所以然,給我嘗一口松鼠桂魚,我倒是能點評個五八百字。
這麼說來十全街和鳳凰街是好去處。當然,如果你對這一類的沿街小鋪咖啡店不感興趣,大可刪選出一些口碑不錯的餐廳,嘗試一下松鼠桂魚。隻是像“松鶴樓”這一類的蘇州老字號,經過幾年的歷煉,倒也符合市場規律,價格蹭蹭蹭上去瞭,口味嘛個人拙見比三年前的差瞭一點。
倒不如嘗試一下香雪海飯店對面的小餐館,口味和性價比都不錯,蘇州菜做的地道,唯一的缺點的話,可能是因為門面太不招搖以至於我都不記得它叫什麼名字。這倒是驗證瞭老宋的那句話,本地菜得到巷子裡找,如果圖個品牌效應,壓根不用找,滿街都打廣告。
飲品單上飲品數量不多,大分類分成瞭含咖啡因和無咖啡的兩種類型,之後再對咖啡豆的種類進行瞭細分,我往往習慣先選擇一款基礎款,再讓店主推薦一款“王牌”,以辨咖啡店的專業水準。即便我不是行傢,作為普通食客的角度來品鑒,也是極有意思的。
發呆的間隙我又開始研究起墻上的海報,我記得有段時間特別著迷《谷物》系列的雜志,大面積的留白讓我覺得美妙至極,我同樣喜歡《三體》裡對於水墨畫的描述。西方油畫色彩過於鮮艷,以至於白色和黃金般稀有,而東風的水墨畫,留白處才是精髓所在。
美式咖啡倒是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體會,個人而言喜歡酸苦度的平衡適中的款,肯尼亞的口感偏酸,想必作為夏日的冰咖倒是不錯的選擇,而作為一杯熱咖啡倒是顯得沒那麼有特色瞭。
而對於店主推薦的這款“重度患者”,極致的意式濃縮雙份+純奶的搭配,倒不妨推薦大傢嘗試一下。極致的醇苦到後調咖啡豆的香味。用擬人化來形容,也算迷人的反派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