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時都怎麼帶孩子?
早晚接送他們上學、放學,做著沒完沒瞭的功課和興趣班;到瞭周末,就去商場大快朵頤,再把孩子“托管”到遊樂園;或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一部iPad搞定孩子一整天。
你有沒有想過,天性愛玩、好動的熊孩子們,腦袋裡充斥著奇思妙想,他們其實希望玩得更加放肆、無拘無束,掙脫一切束縛,盡情撒野。
「城市」、「撒野」?
在蕾奧規劃看來,我們的城市不僅居住著人類,還有數以萬計的動物朋友們。它們生活的森林、河流、海洋和農田也都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深圳為例,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搞錢”的城市,有近一半的土地都被嚴格保護起來,也就是“生態控制線”。再加上轄區內51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和長達260公裡的海岸線,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這可是一個生機盎然、沒有圍墻、沒有穹頂,讓人嘆為觀止的“超級大樂園”。
孩子們為什麼對這個“超級大樂園”一點都不熟悉呢?
河流被高高的擋墻圍擋,人們靠近不瞭大海,也不敢進入森林,因為那裡有很多未知的恐懼。
而廣域尺度景觀規劃的工作,就是更加合理的保護和利用這些土地,並且可以安全、友好、開放的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
「廣域尺度景觀」和「傳統景觀」有什麼不同?
傳統大眾所理解的景觀,通常是指某個具體的公園或景區,它是封閉的、和城市隔離的,也和周邊大自然隔離的。
但是廣域尺度景觀最重要的手法就是“破界”。它把城市和自然作為一個整體來考量,打破瞭傳統的街區、公園、景區,甚至城市等人為劃定的邊界,使其完全按照自然空間的分佈規律來無限延展。
動物走到哪,廣域尺度景觀就延伸到哪。基於生態功能將山體、水系、各類綠地充分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保護起來,限制城市無止境的開發和建設,小動物們可以在這裡自由繁衍、棲息,孩子們能在城市裡看到最野性的動物之美。
也可以利用綠道這種線型的遊憩廊道,把城市的山水聯系到一起,孩子們從城市的中心區一直步行或騎行到叢林深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綠野仙蹤”,實現從城市到荒野場景的自由切換。
或是打破河流、海洋等水域和城市之間的隔閡。像大傢非常熟悉的濕地、港口、礁石、沙灘、紅樹林,這些非常有特色的濱海或濱河場景,在城市裡一一呈現。把水岸線變成一個無限延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樂園。
當城市的高樓大廈越建越高、越建越密,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緊張時,我們也希望偶爾能讓大傢慢下來、停下來,感受這座城市野性和活力的另一面。廣域尺度景觀規劃作為一種新的規劃形式,打破瞭傳統規劃的各種束縛,蕾奧規劃希望能給城市一個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