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安徽故事汇丨申丽丽:退伍女兵的花馍“出圈”记
创始人
2025-11-25 12:42:36

人民网记者 吕欢欢

11月19日下午,位于安徽省濉溪县淮海壹号众创空间的徽源花馍操作间里,蒸汽氤氲,麦香扑鼻。

申丽丽系着围裙,穿行在操作台之间,给一群学员讲解花馍制作的诀窍。

申丽丽正在制作花馍。人民网记者 吕欢欢摄

“面要揉到‘三光’——盆光、手光、面光,蒸出来才筋道。”她一边说,手指一边在面团间灵活地翻飞。那面团仿佛格外“听话”,不一会儿,一个精巧的造型便初具雏形。

送走最后一位学员,她擦了擦手,这才得空坐下。窗外,冬意渐浓;屋内,暖意融融。这位退伍女兵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疲惫,眼神里透着军人的干练与手工艺人的沉静。

她的故事,就和这手中的面团一样,看似普通,却最终绽放出别样光彩。

1981年出生的申丽丽,与花馍的缘分,始于童年。那是濉溪农家小院里最温暖的记忆,奶奶站在老灶台前,软乎乎的面团散发着老面引子特有的微酸香气。每当蒸笼缝隙冒出带着小麦清甜的热气时,满院飘香。

“那时候就觉得,普通的面团,怎么能变成这么好看又好吃的东西。”这颗神奇的种子,早已在她心中埋下。

1999年,她入伍参军。五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2004年退伍后,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传统技艺的喜爱,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回乡,重拾奶奶的手艺,把花馍当成事业来做。

最初推广时,她没少碰钉子。“花馍?那是老一辈人过年才弄的东西,不实用。”“现在谁还费这个工夫?”......

类似的冷遇,她经历过很多次,但军人的韧性让她不会轻易认输。她一头扎进技艺的钻研里,从复刻奶奶传下的老造型开始,反复练习。同时,她知道守旧没有出路,必须让老技艺跟上新时代,让花馍“活”在当下。

于是,她开始大胆创新,濉溪深厚的隋唐运河文化、古朴的石板街,成了她创作的灵感源泉,她把家乡的历史“捏”进了花馍里,并结合潮流热点,推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作品。

申丽丽制作的花馍产品。人民网记者 吕欢欢摄

具有独特文化气息的作品,让传统技艺与年轻人同频共振。

“我们的独特之处在于三点。”她如数家珍,一是题材扎根本土,比如“临涣茶馆”主题花馍;二是工艺讲究,历经“三揉三醒”,还用本地特有的玉米叶铺底蒸制,自带清香;三是原料采用本地优质高筋小麦粉,造型更挺立。

正是这份对传统精髓的坚守,让她的创新有了坚实的根基。2023年,申丽丽创办了淮北徽源花馍食品有限公司。她的舞台,从自家厨房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平台,荣誉也接踵而至。

从县、市创业大赛,到安徽省退役军人创业大赛,再到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荣获“中国创翼之星”奖……一座座奖杯,见证着花馍从一门手艺成长为一个有活力的创业项目。

今年,她更以全国唯一花馍类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入选国家级“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名录”。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她说,要让短视频成为非遗传承的“好帮手”。

申丽丽正在教学员制作花馍。张明菊摄

个人的成功不是终点。2023年,在濉溪县妇联指导下,申丽丽成立“巧手丽人”妇女微家和巾帼共富工坊,以“公司+微家+农户”模式让留守妇女灵活就业,宝妈们每月能增收3000余元。

目前,她已培养860名女性手工艺人,37人自主创业,带动千余名姐妹致富,实现“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也让老手艺成为带动乡亲们增收的“新引擎”。

在这期间,政策扶持为她的创业路增添了底气。提供创业场地、免费创业指导……当地政府的务实举措,让她能更专注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夜幕降临,临近采访结束,操作间渐渐安静下来。申丽丽整理着工具,准备迎接明天的订单和学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贵... 近日有网民发布视频称,在贵州贵阳黔灵山乘坐缆车时遭遇猴群大规模下山。根据《极目新闻》报道,景区工作人...
20岁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坠楼身亡... 连轻生都有勇气,还有什么是不能面对的? 11月25日下午,日本关西国际机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一名中国...
《疯狂动物城2》预售票房破3亿... 明日(11月26日),备受关注的迪士尼经典动画影片《疯狂动物城》的续作《疯狂动物城2》将上映。11月...
家常椒盐肉片:一口酥脆,满嘴留... 在繁忙的生活中,一道简单、快手又无比下饭的家常菜,总能抚慰我们疲惫的胃与心。今天要介绍的这道香煎椒盐...
家常菜,是最真实的味道,和家人... 菜品名称:《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一道传统且经典的川菜菜肴。这道传统名菜色泽红亮,以麻辣浓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