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擘画了蓝图。当历史的指针指向下一个五年的新起点,一批“黑马”正在蓄力“起飞”。
之于河南,一批契合国家战略、深耕细分赛道的新锐民企,正如一群充满活力的“小象”,在时代的雨林中稳健阔步奔行。他们或许体量尚“小”,却已展现出“象”的潜力与格局:有新消费领域的后起之秀;有掌握核心技术、敢于直面全球竞争的“出海”先锋;有“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以一己之力定义细分领域标准……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展现河南新质生产力的底层活力,顶端新闻推出《奔向“十五五”——河南民企小“象”快跑》系列报道,通过挖掘一批河南民企中的“小象”代表,记录河南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风貌。
【“小象”名片:眷茶】
所属赛道:新茶饮
“小象”实力:首创荆芥茶饮月销20万杯,海外将拓店百家
“象舞”之道:深耕河南风味,东方香料奶茶锚定差异化
顶端新闻记者 景凌 实习生 张凡、陈菊红/文 记者 时硕/视频
在八年前,把地域属性极强的荆芥做进果茶,是一个大胆到令人费解的创意。然而,正是这杯荆芥果茶,不仅开启了眷茶的故事,更让它成为河南首个立足本土风物打造产品的新茶饮品牌。
从郑州熙地港出发,到如今飘香马来西亚,眷茶历经8年探索与两次品牌蜕变,凭借“东方香料茶”的独特定位,在茶饮红海中开辟了一条差异化赛道。不仅成为河南的“味道标签”,更是新豫企成长与出海的鲜活样本。
定位求索:为何改个门头,顾客就不买账?
眷茶的品牌之路,始于对“根”的探索。
2016年,眷茶作为新式茶饮“先锋”亮相,首家门店融入活字印刷、盘龙柱等传统文化元素,以期用视觉符号建立品牌认知,同时提出“宁眷故乡一叶茶,莫恋他乡万两金”的口号。
“第一阶段,我们站在品牌的视角看河南,探索在地食材与故乡风物的结合。”眷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CEO(后简称眷茶)、眷茶臻选品牌创始人惠海丰回忆道,荆芥柠檬茶等第一批带有河南特色的茶饮产品正是如此诞生的。
随着品牌发展扩张,定位升级势在必行。首次升级的形象力求强调河南特色,创造视觉记忆。所以选定了绿色小象作为标志,用“我们河南好地方”的口号强化地域认同。
然而,这次调整却引来了消费者的强烈反应。
惠海丰回忆道,当时仅在几家门店进行了初步试水。产品菜单、价格均没有更换,仅仅对店铺门头及店内形象进行调整,就在网上引发众多反馈与质疑。惠海丰直言,自己当时很不解,“为什么换一个门头,顾客就有这么大的反应?”
“我后来才明白,这就是情绪价值和文化赋能的力量。消费者希望从饮品上获得更多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一杯饮料。当品牌的文化属性削弱时,消费者就觉得产品价值随之削弱。”惠海丰说。
这次波动成为眷茶品牌思考的转折点。惠海丰及时叫停整改,并带领团队转向更广阔的视角,最终确立“站在中华看中原,站在世界看中国”的文化定位。
这一理念在其重金打造的眷茶甄选正弘城文化地标店得到具象化体现,该店单店建设投资数百万元,目前已成为郑州的新晋文化打卡点。
在此之后,眷茶甄选又先后建成三彩幻境主题店、亳都唐乐店等多家主题店,单店投资从数十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
“主题店就是要做‘顶天立地’的事情,告诉消费者我是谁。”惠海丰直言。
产品创新:从爆款到品牌战略的“东方香料”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产品则是品牌屹立的根基。
眷茶在产品和品牌上创下了多个“首创”纪录:它是首创“国风新茶饮”概念的品牌之一,是将荆芥引入茶饮的开创者,如今,它更是“东方香料奶茶”品类的首创品牌。
目前,东方香料奶茶已成为眷茶的核心产品路线。这一定位,来自市场的检验。
品牌创立初期研发的爆款荆芥柠檬茶,至今仍保持月均20万杯的销量,成为名副其实的“长红”产品。此外,含有糯香叶的凤梨金桔绿茶、融合复合香料的“胡辣汤奶茶”等河南特色饮品也屡屡出圈。内部数据显示,含有香料的单品复购率显著高于普通产品。
这些成功背后,是眷茶对产品本质的坚持。惠海丰认为,噱头固然重要,但好喝是根本,要给消费者想要的,而不是把自己想卖的卖给消费者。
香料,这一古丝绸之路上的交流载体,如今成了眷茶跨文化沟通的通用语言。
经营之道:慢就是快,眷茶的扩张哲学
在竞争白热化的茶饮行业中,眷茶展现了难得的战略定力,以“慢就是快”的理念,迈出市场扩张的每一步。
在国内市场,眷茶采取“深耕河南、择机出省”的策略。在经历品牌调整期后,其河南及周边门店数量曾精简至70余家。同时,暂停了加盟店的拓展进程。
如今,随着定位清晰,眷茶计划到明年将该区域门店数提升至不低于100家。并对加盟店采取强管控,一个督导只管10-12家店,以确保品质如一。
同时,它稳健地迈出河南,自今年6月首进深圳以来,已在当地开出7家门店,证明了其品牌与产品在高度市场化的一线城市的竞争力。
在出海航道上,眷茶更是新茶饮豫企中的先行者之一。目前,其在马来西亚已开业3家门店,并对印尼、泰国市场进行筹划,计划未来一年在海外开设100家门店。
在每个出海国家,眷茶都专设产品经理,融合当地风味,如马来西亚的九层塔等。
“我希望眷茶是一家健康的企业,而非一味追求体量的‘虚胖’巨头。”惠海丰说。正是这种对品牌的随时审视、谨慎扩张与敢于在关键节点上重投资的魄力,共同构成了眷茶稳健而有力的发展节奏。
从一款荆芥茶到“东方香料奶茶”的明确战略,从河南的地域品牌到驶向东南亚的“河南黑马”,眷茶用八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从产品到品牌、从本土到全球的晋级。
它向我们证明,新消费品牌的价值不仅在于增长速度,更在于其文化的定力、产品的硬核与战略的格局。在“十五五”新起点上,眷茶正以“慢就是快”的哲学,作为新茶饮的“河南样本”,闯出一条属于中国茶饮品牌的新丝路。
来源: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