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社会,甭提多激烈,连那些曾经在港片界风光无限的老牌明星们,也都换了条新的路子。
曾经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港剧熟面孔,现在纷纷涌到内地景区,穿上经典戏服跟游客互动,场面挺热闹的。
有人指责“消费情怀,文艺圈堕落了”,也有人感慨:“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有啥好批评的?”
到底是为了挣钱,还是实在没办法,看看他们的处境就明白了。
这段时间内地景点的“回忆杀大战”搞得不少80、90后都忍不住流泪了。
在浙江的某个古镇上,TVB前演员江华穿着亮黄色的龙袍,一抬手就摆出了《九五至尊》中雍正那标志性的姿势,“朕在此,尔等平身”,瞬间让在场的游客回想起当年追剧的快乐时光。
在湖南的一个景区里,“唐僧”罗家英手拿麦克风,和游客们一块儿放高音唱起《大话西游》里的《Only You》,唱到劲头十足时,还故意模仿戏里的夸张腔调,逗得现场的人都笑得直不起腰。
这边,“鸠摩智” 李国麟刚刚摆出《天龙八部》里那种威风凛凛的姿势,和游客们比试起“少林七十二绝技”的手势来。
那边,“刘醒” 黎耀祥穿上了民国时期的衣服,对着镜头大声说出《巾帼枭雄》里的经典台词:“吔屎啦,梁非凡”,现场一下子炸开了锅。
为了吸引游客,景区把港剧的记忆翻得淋漓尽致,一拨接一拨地叫老港星来“重现当年角色”。
这个操作一曝光,网络就炸开锅了,有人就骂:“好好的经典角色,竟然被拿来当赚钱的工具,太掉价了。”
有人在护着,回应说:“人家年纪大了还出来干活,总比在家赖着靠救济生活来得强吧?”
想要批评“堕落”之前,不妨先瞧瞧这些港星的“真实生活”——其实他们中的大部分,从一开始就不单纯为了“当明星”去演戏,而是为了“谋生”。
在成為影帝梁朝伟之前,家里穷得连房租都快付不起。15岁那年就辍学去打工,扛过空调,也送过报纸,甚至帮家电店搬冰箱,夏天扛着几十斤的冰箱爬楼梯,后背被晒得脱皮也从不敢停歇。
周润发可比他更苦,十岁就当童工在电子厂干活,手指泡在机油里都变黑了,以后还当过邮差、洗车工,洗车那阵子被客户骂“笨手笨脚”,只好低头道歉。
在他们眼里,“演员”从来不是那种引人羡慕的光环职业,只不过是一份能让家人维生、吃饱饭的普通工作罢了。
就像梁家辉那会儿接受鲁豫采访时,被问到“为何热爱拍戏”,他直接回了句“我就是想挣钱,养家里的”。鲁豫当场一愣,觉得挺意外,说“第一次听到实力派演员说得这么直接,就是为了赚钱。”
这就是香港演员的普遍状态:前TVB女演员梁茵,曾在节目里掉眼泪地说,“拍戏赚的钱连养妈妈都不够”,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改行去餐厅端盘子,忙得连自己的饭都顾不上吃,有时候还会偷偷吃客人剩下的饭菜。
就拿“阿紫”刘玉翠来说吧,长时间没接到戏,曾一度靠卖保险和跑商演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香港演艺圈里,竞争之激烈简直令人咂舌,普通演员的工资可能还比不上内地普通上班族,没啥名气的,甚至得做几份工作才能维持生活。
他们拍戏时吊威亚、跳火坑,都是亲力亲为,真不是单纯的“敬业”,实在是懂得“不拼命,就没饭吃”这个道理—— 没有什么所谓的“明星架子”,不过就是为了生活低头罢了。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港片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王晶以前在采访中说过:“现在香港的影视圈快要扛不住了,一年也拍不了几部电影,投资少得可怜。我拍烂片不是我愿意,是不拍就没钱,剧组上百号人等着吃饭,我还能怎么办?”
就连顶尖的导演也得低头面对现实,那些老演员们的日子恐怕会更难熬。比如,“老顽童”秦煌,曾在83版《射雕英雄传》里饰演周伯通,年纪大了之后,儿女都照顾不了了,不得不住进养老院,靠着政府每月几千块的救济金凑合着过日子。
“包租婆”元秋,要不是周星驰当年请她复出拍《功夫》,她早就去菜市场摆摊卖菜了。对这些老港星来说,能够找到份工作挣点钱,已经算是不错的事情了。
所以一旦内地景区派来“橄榄枝”,让他们重新穿上昔日的戏服与游客互动,对他们而言,这根本不是“捞钱”,而是“救命的机会”。
有人觉得:“都这个年纪了,还在景区靠卖情怀亏点价。”但真的是掉价吗?他们没有偷没有抢,凭着自己的演技和观众的回忆赚收入,比那些偷税漏税、耍大牌的明星要干净得多。
以前站在镜头前演雍正、扮唐僧,是面对全国的观众;现在在景区表演,是给当下的游客看,本质上都得靠真本事吃饭。
他们表演得挺用心的:江华的雍正站姿一点也没差,罗家英的《Only You》依然气势十足,李国麟的鸠摩智只要一瞥眼就带出当年的那股威风。
专业水平没掉,只不过换了个地方,怎么就变成“堕落”了呢?
仔细琢磨一下,身边不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吗?父母年纪一大把,还在加班拼命,邻居阿姨退休了去超市当导购,也不过是为了多挣点钱,让家人过得更舒坦一点。
就连那些曾经的老港星们,也是如此:他们或许需要为年迈的父母出医药费,也得为孩子支付学费,所以即使岁数大了,也愿意穿回旧日的戏服,跟游客合照、唱老歌。
那些批评“消费情怀”的人,也许忘记了:我们所谓的“青春记忆”,对他们而言,就是让家人过得更好的那些生活费。
他们不是在“堕落”,而是在用心过日子;也不是在“卖情怀”,而是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说到底,谁不是为了家人努力奔波?如果不是非得这样,谁又愿意年纪轻轻就在景区里“抛头露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