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监狱里面的伙食真有那么差吗?里面的伙食标准是怎样的呢
创始人
2025-11-23 14:01:52

好多人一提到监狱伙食,脑子里立马蹦出“清汤寡水”“没油没盐”“饿不死就行”这些词,感觉大家都被某些电视剧带偏了。其实,监狱里的伙食既不是大家想的那么惨。

可能大伙儿最纳闷的就是三个问题:能吃饱吗?营养够不够?好不好吃?

先说说能不能吃饱,这一点完全不用瞎操心。监狱伙食的首要原则就是“吃饱、吃热、吃卫生”,主食管够,不管是米饭、馒头还是面条,只要你没吃饱,都能再要,绝对不会让你饿着肚子。

虽然菜看着简单,但搭配得还算均衡,蛋白质、维生素、热量这些身体必需的东西都能覆盖到。比如每天有鸡蛋,每周有肉类、豆制品,还有新鲜蔬菜,有些监狱还会跟着季节调整菜单,夏天多加点清热的菜,冬天多做点炖菜,保证营养不缺。

至于好不好吃,这话就得客观说了——确实没法跟外面的饭馆比。毕竟是几十上百人一起吃的大锅菜,烹饪水平有限,而且为了健康,菜里油水少,口味也偏清淡,不会有啥复杂的调味,食材也都是最普通常见的,所以口感就是家常便饭的味道,谈不上多美味,但绝对不难以下咽。

其实不同地方的监狱,伙食差别还真不小。

这主要看当地的经济水平,经济发达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伙食标准就高一些,每个月的伙食费用能到200-300块钱,肉类供应也更充足,比如每月能吃到3.5公斤肉,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不少;北方经济稍欠发达的地区,费用会低一点,但也能保障基本需求。

除了经济因素,地域饮食特色也会影响监狱伙食,比如福州的监狱会做当地爱吃的捞化,广东的监狱偶尔能吃到肠粉,福建三明有卤味,客家地区还会做酿豆腐,不是全国一刀切的统一饭菜,这点还挺人性化。

还有少数民族的罪犯,监狱也会照顾到他们的饮食习惯,比如回族同胞能吃到清真食品,不会强迫吃不符合自己民族习俗的东西,考虑得还算周到。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伙食难道没有统一规定吗?

当然有!

国家早就通过法律把这事定下来了,《监狱法》第50条明确说了,罪犯的生活标准按实物量计算,由国家统一制定,各个省市再根据自己的情况细化执行。

咱就说说全国普遍的月实物量标准,粮食每月16-25公斤,不管你爱吃米饭还是馒头,都管够;蔬菜每月15-25公斤,保证每天都能吃到新鲜蔬菜;肉类每月1.5-2.5公斤。

刚才说的北京能到3.5公斤;蛋、鱼虾和豆制品,每月各1-1.5公斤;食用油每月0.7-1公斤,这些都是有明确数量要求的,不是随便给点就行。至于费用,平均下来每个人每天也就6-10块钱,不算贵,但能把这些食材都供应上,满足基本饮食需求。

早上起来,主食无非就是馒头、包子、粥或者面条,搭配一个鸡蛋(有时候是鸭蛋),再来点咸菜,配碗稀饭或者豆浆,喝着顺口。

午餐和晚餐的模式差不多,都是“一荤一素一主食一汤”。

南方的监狱主食以米饭为主,北方就多是馒头、花卷这类面食,毕竟南北饮食习惯差得挺多。

荤菜主要是猪肉,偶尔会有鸡肉、鸭肉或者鱼肉,分量不算特别多,但能保证每餐都有肉,不会顿顿吃素。

素菜就是时令蔬菜,春天吃豆角、夏天吃黄瓜、秋天吃萝卜、冬天吃白菜土豆,做法也简单,清炒或者炖一下就行。汤品也没啥复杂的,大多是清淡的蔬菜汤,有时候加个鸡蛋,主要是为了补充水分,喝着不腻。

说到底,监狱伙食的核心就是保障基本的生存和健康需求,不是让你在里面享受的。它能让你吃饱、吃热、吃卫生,营养也达标,虽然食材普通、做法简单、口味清淡,比不上外面餐厅的丰富多样,但绝对不是传言中那种“难以下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黑龙江文旅走进北京大学 共话文... 本文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人民网哈尔滨11月23日电 (记者徐成龙)为积极搭建黑龙江省各地市及文旅...
鄱阳湖与洞庭湖 在《`孪生兄弟`——湖南与江西?》一文中曾提到,洞庭湖与鄱阳湖同列中国五大淡水湖的前两位,共同为长江...
原创 突... 2025年11月20日,一个原本充满期待的邮轮假期,在日本宫古岛海域骤然化为一场无奈的海上滞留。当天...
原创 国... “喂,小雅?你国庆回来吗?”电话那头,嫂子李娟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奇怪,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我正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