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人民网哈尔滨11月23日电 (记者徐成龙)为积极搭建黑龙江省各地市及文旅企业与高校文创交流合作平台,学习探讨文创IP的孵化运营与产业联动经验,11月20日,黑龙江文旅—北京大学创意设计交流座谈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携省内十三个地市文旅部门及十余家重点文旅企业代表,与北京大学会议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及文创团队代表共聚燕园。

在交流环节,黑龙江省文旅代表团分享了本地文创探索与实践经验。
哈尔滨市高度重视文创设计与IP培育。从融合AR技术的特色冰箱贴,到系统打造“尔滨礼物”品牌,再到紧抓亚冬会机遇,开发“滨滨”“妮妮”系列周边产品,文创产业已成为城市形象宣传与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哈尔滨希望通过此次学习交流,借鉴北大文创经验,助力本地产业提升。
大庆市围绕两大核心文创IP打造路径。一方面,通过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推出萌趣IP形象“大庆小铁”,深耕工业研学游市场;另一方面,依托“猛犸象之乡”古生物资源创新业态,打造文化咖啡品牌“猛咖咖啡”,计划未来三年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齐齐哈尔市积极整合丹顶鹤、湿地、工业、农业及烤肉等元素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并依托黑龙江督军署旧址打造沉浸式互动话剧《江桥抗战》,围绕剧情衍生特色文创,让红色历史“活态传承”。
牡丹江市依托镜泊湖、中国雪乡、横道东北虎林园等核心旅游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并提出当地在推动文创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同时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借鉴北京大学在品牌保护与市场拓展方面成熟经验。
鸡西市则介绍了依托乌苏里江、兴凯湖等优质自然生态和深厚的“北大荒精神”底蕴,将创意设计纳入重点发展的“四大经济”之一,目前正积极打造“鸡西好物”品牌与创意设计产业园。
哈尔滨工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分享了哈工大文创的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哈工大文创将航天元素、科学家精神与大国重器故事融入产品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兼具实用性与科技感的文创商品。借助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学生创业团队设计的产品成功走向市场。
针对黑龙江文旅代表提出的关于文创产品定位、市场拓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困惑,北京大学会议中心结合北大实践,逐一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解答,并展望了高校与地方文旅合作的广阔前景,期待在产品联名共创、特色IP打造、销售渠道拓展、文旅场景创新等多个维度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实现高校文化成果转化与地方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互利共赢。


会后,黑龙江文旅代表团在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走进北大校史馆与北大文创店开展实地交流体验活动。在北大校史馆内,代表团通过珍贵的史料文献与详实的影像资料感悟北大深厚人文底蕴与文化特质。在北大文创店,代表团近距离学习融合北大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系列文创产品,为后续地方文旅IP开发和特色文创产品孵化积累经验。
此次实地走访让黑龙江文旅代表团直观感受了北大的文化魅力与创新活力,搭建了具象化的沟通桥梁,为双方后续深化合作筑牢基础。
图片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上一篇:鄱阳湖与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