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旅游市场呈现出“南北呼应、东西联动”的多元格局。云南丽江、江苏苏州等地也跻身热门旅游目的地。在中学的语文课本里,作家阿来的笔下,“一滴水”从雪山冰川流入了丽江古城,看遍丽江这座城市的生态与人文之美。
总台记者 伊圣楠:跟着课本去旅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的开篇说,“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跟随这滴“水”,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玉龙雪山。

水汽升腾,遇冷成雪,“一滴水”在玉龙雪山开启了漫长的沉淀。玉龙雪山的19条冰川,是亚欧大陆距离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也是珍贵的“固体水库”。

总台记者 伊圣楠:这个最高的山峰,就是玉龙雪山的最高峰扇子陡了。这段时间就是看玉龙雪山全貌的最佳时机了。

玉龙雪山景区工作人员 和迎春:景区游客的总体接待量每天在3万人次,我其实挺建议游客们错峰出行,体验不一样的玉龙雪山。

广东游客 郑瑜风:这里的风景实在太美了,语言完全不能表达出它的美,走到这里就好像一个世外桃源。

跟随这滴“水”,我们从玉龙雪山一路奔腾南下,流过梦幻的蓝月谷,翻腾过山脚的黑龙潭,流进美丽的丽江古城,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勤劳智慧的纳西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的“三眼井”,第一井水饮用,第二井水清洗食材,第三井水洗衣、灌溉。

“一滴水”折射出古城多姿多彩的活态遗产,而在古城的民间手工艺术馆内,体验数十道复杂工序,亲手制作一张东巴纸,更能深入感受纳西族传承上千年的独特技艺。

总台记者 伊圣楠:我想,一方水土不仅养育了一方人的生活,还滋养了纳西族独特的文化。

课文的最后说,“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不少游客沿着课本中“一滴水”的足迹,从“匆匆打卡”转变为“沉浸式探索”。据统计,11月以来,每天约有13万人次进入丽江古城。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