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下酒菜,大家非常熟悉吧。尤其是夏季,很多人下班后习惯小酌两杯,不是去大排档撸串,就是买些卤味。烧烤、烤肉、鸭货、小龙虾都成了日常下酒菜。
有人说:酒是好物,可以让人一醉解千愁;还有人说:酒是怂人胆,可以让人一吐心中不快!老于认为,如果酒是人与人之间的媒介,那么下酒菜就是人与酒之间的媒介,下酒菜越贴合口味,酒喝起来就越顺口。
今天带大家回顾70年代最爱的下酒菜,如今已无人问津,吃过2种的至少50岁了。
要分享的是几十年前的下酒菜,虽说如今鲜为人知,但过去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家中招待贵客多靠它们!吃过3种的至少也有50岁了。
猪油渣在70年代,人们买不起花生油,家家户户都用肥猪肉榨猪油。榨完油剩下的猪油渣,老辈人会留下当下酒菜。
忘不了,有年过年让老爸割五花肉,结果他买了一盆猪肚皮肉。最后老妈熬出猪油,剩下的油梭子包饺子,留一些待客时撒上食盐,就是美味下酒菜!
炒黄豆在70年代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将黄豆泡软后放到铁锅中不停翻炒,不放油,快熟时撒上盐巴就好了。
那时花生米要卖钱,自家榨油都舍不得。家家种蚕豆,用盐水煮蚕豆才是主流下酒菜。煮好的蚕豆绵沙软糯,一粒入嘴慢慢品尝,再滋溜一口小酒,别提多美!
蒜泥鸡蛋在70年代是高档下酒菜。只有家有喜事或农忙时节,才会煮个鸡蛋做成下酒菜。做法简单,煮好的鸡蛋切块,放蒜末和酱油拌一下。
如今鸡蛋家家必备。过去鸡蛋是稀罕物,除了卖钱,只留给老人孩子吃。只有来客人时,才会用鸡蛋和小葱加几勺盐炒一炒待客。这道菜可是代表荤菜和热菜的,比咸鸡蛋更上档次!
猪尾巴在70年代很常见,那时人们只喜欢肉和猪蹄,内脏、猪尾巴不受欢迎,价格便宜。
卤猪尾巴是过去的硬菜!Q弹的猪皮下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猪尾肉。卤煮入味后比排骨还过瘾!除了中间一点骨头全是肉,因经常运动,肉质特别好!
咸鱼在70年代时,家家都会把鱼抹盐腌制,留着过年或待客。偶尔馋了切一块,清洗后或蒸或炖,就是美味下酒菜。
能吃上油梭子要靠运气,得主人家正好熬猪油。若是正经贵客,家里会买整挂猪肺,洗净煮熟后切片辣炒。辣炒猪肺既下酒又下饭,嚼劲十足,气管部位咯嘣脆!
以上这些下酒菜都是70年代最爱,现如今却无人问津。
问一问朋友们,这些菜你们都吃过吗?吃过3种以上的,年龄绝对过50了!还记得那个年代还有哪些下酒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