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域旅游时代悄然而至,传统的“体力攀登”向更轻松、更高效、更丰富的多元需求转变,一场发生在泰山脚下的文旅数字化转型,正逐步重塑着景区的运营方式与游客的游览路径。
自然风光壮丽、文化资源厚重、游客结构多元,泰山在我国山岳文旅版图中扮演着特殊且复杂的角色。当全域旅游时代悄然而至,传统的“体力攀登”向更轻松、更高效、更丰富的多元需求转变,一场发生在泰山脚下的文旅数字化转型,正逐步重塑着景区的运营方式与游客的游览路径。
科技的介入首先进入最“吃力”的环节。
今年大年初二,游客穿着外骨骼机器人爬泰山的新闻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这款仅1.8公斤的AI助力装备,通过动态感知调节助力强度,可将3小时山路攀登时间缩短至1.5小时,体力消耗降低超30%。”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对年轻游客而言,这是科技感;对中老年游客而言,这是实用性。数据显示,自今年投用以来,数百台设备日均租赁率达80%,相关短视频播放量突破3亿次,成为现象级文旅科技产品。
与此同时,在景区难度更高的清运环节,技术以另一种方式参与进来。2023年,泰山游客量达到创纪录的862万人次,每年能产生2.4万吨的生活垃圾。在无法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复杂地形中,如何降低运输难度、提高清运效率,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去年,泰山文旅集团与宇树科技合作,创新引入“泰山机器狗”。这些搭载AI与运动控制系统的机器狗,可负重120公斤穿越复杂地形,解决单纯靠人工挑运效率低、成本高的难题,开启山岳景区智慧运维新范式。
游客在攀登泰山时,“吃力”不仅体现在攀登环节。
泰山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山上古迹、石刻更是数不胜数:仅红门至玉皇顶线路沿途就包含斗母宫、三官庙、经石峪、摩崖石刻等100余处古迹。泰山的文化厚度曾让很多游客“看不完”“看不懂”。如今,数字化让文化触达更轻松也更主动。
在红门游客中心东侧的“泰山神启”数字体验馆里,VR技术让游客“御剑飞行”进入泰山神话世界。低门槛、高沉浸的交互方式使传统文化更具吸引力。让登山路途中,智能AI伴游系统通过GPS实时推送个性化文化讲解,文化不再依赖“看牌子”“查资料”被动传播,而是在闲庭信步间,已实时流动到耳畔,呈现在眼前。
近年来,科技在景区运营管理环节的渗透愈发深入,泰山文旅集团正在尝试用数字化赋能高效服务重塑游客的旅行体验。
泰山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厚哲介绍,去年上线的“泰山旅游游客服务平台”,将门票预订、线路定制、文创与特产购买等功能整合于一体,探索“全域资源自主点单”模式,让游客可以像点餐一样自由组合“吃住行游购娱”,实现全旅游要素的自助式配置。
这一平台的意义,不仅在于汇集服务入口,更在于背后的数字化分析、调配能力。平台运行的大模型系统能实时分析百万级数据流,动态调配景区停车、接驳、票务、演艺等资源。此前漫长的“配置—反馈—整改”链条,正在依托大数据分析游客需求,向景区资源动态响应的新模式转变。
据媒体报道,泰安市外地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在2024年已提升至2.12天,较往年实现明显增长;当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约942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902.7亿元。游客不再是“到此一游”,而是逐步转向“深度体验型”消费,这与数字化服务的贯通密切相关。
采风行中可以切实感受到,泰山文旅集团的这些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城市“山城联游”的整体布局相互勾连。游客在平台上定制的多点联游线路,会自然把游客停留从“一座山”延伸到“一座城”,夜游、文创、非遗、市集等新消费场景随之被激活。
层出不穷的文旅融合新场景,让游客“因山而来、为城所留”。
在泰山火车站广场南侧,具有百年历史的老站房静立于铁轨旁,木石结构与红瓦拱窗勾勒出独特的德式风格。为让老建筑“活”起来,今年3月,泰山文旅集团对老站房一层进行科学规划与功能重塑,引入新华书店、泰山非遗、文创市集、泰安味道等体验业态,打造集文化展示、休闲体验和消费服务于一体的“泰安文旅驿站”。老建筑的文化价值被重新唤醒,为游客提供更具温度的城市体验。
文化体验正在不断延展。“泰安印象”商业综合体位于泰山天外村进山口,以“山水相映、天地人交融”为理念,通过现代文雅的建筑风格、朝山方向布设的裸眼3D大屏等方式,成为外地游客了解泰安的第一视窗。对于游客而言,这里不仅能购买地道特产,更能从建筑、展陈与视听体验中感受到城市的文化气息和审美表达。
泰安的文旅布局并不局限于景区空间,而是以“文旅+”战略串联起更多城市场景。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当地围绕美食、康养、研学等主题打造多条文旅线路,国际登山节让世界重新认识泰山,孔子圣迹寻踪游让传统文化变得可感可体验。更有艺术团队把音乐会开到摩崖石刻前、把芭蕾舞带到天街云海间,在古老山岳与现代艺术的交汇处拓展文化呈现的边界。
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化,泰山正吸引越来越多国际游客。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后,泰山迎来了新一轮“国际登山热”,来自德国、新加坡、俄罗斯、韩国等国的年轻背包客不断抵达。前不久,泰山迎来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入境团队——由韩国京畿道山岳联盟组织的273名登山爱好者登顶泰山,深度体验“五岳独尊”的雄浑气象与历史底蕴。
从老站房到城市新景、从沉浸式体验到跨国登山热,泰山文旅集团正借由文旅融合的持续创新,使旅游不再停留在“一次登山”,而是延伸为“理解一座城”的深度体验。文旅场景的不断丰富,也助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来源:新华财经(李宛珠、赵骏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