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崂山白花蛇草水,喝过的人大多会皱起眉头。
有人说它像“汗湿了半夏天的草席子味”,有人嫌它是“馊了的洗脚水加草药”,更有人调侃它是“饮料界的生化武器”,喝一口能记一辈子。
然而,就是这瓶在国内被骂到“出圈”的饮料,却创下了一年56亿的销售额,让人忍不住好奇:到底是谁在为这“难喝的水”买单?
先说说它的“难喝”有多深入人心。
去年东方甄选的山东专场直播里,董宇辉拿起一瓶白花蛇草水,抿了一小口后眉头就没松开过。
旁边人还起哄让他大口喝“尝出真味”,结果第二口下肚,他的表情直接成了表情包,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说“甜”。
评论区立马有人拆台:“这是山东话‘天’吧,意思是难喝到上天了!”
不光是董宇辉,网上随便搜搜白花蛇草水的测评,几乎都是“一口劝退”的场面。
有人喝了直接吐掉,有人形容它“像煮了死海鱼的清水汤”,连常年喝藿香正气水的人,都得犹豫半天才能再喝第二口。
可就是这种“谁喝谁皱眉”的饮料,却在国内外圈了一大波粉丝。
最先爱上它的其实是外国人。
1962年,白花蛇草水刚刚进入东南亚各国,本以为没多少人关注,可没想到一经出售就成了当地人的抢手货,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东南亚气候湿热,蚊虫很多,因此当地人本来就有喝白花蛇舌草凉茶清热解毒的习惯。
因此,这瓶用崂山矿泉水加白花蛇舌草提取液做的饮料,比自己煮的凉茶更方便,还带点气泡感,很快就火遍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80年代,它在国外的售价一度涨到10块钱一瓶,比当时国内的汽水贵好几倍,还为我国赚了不少外汇。
柬埔寨亲王西哈努克更是它的忠实粉丝,常年在中国居住时,每天都要喝一瓶;
2000年新加坡领导人吴作栋访华,还专门点名要喝它,让它成了名副其实的“总统饮料”。
2016年它进驻非洲利比里亚时,当地黑人朋友也抢着买,中国网友还调侃:这是要把友谊的巨轮喝沉啊!
后来,国内的中年男人也成了它的“死忠粉”。
在青岛的烧烤摊上,你常能看到有人左手举着青岛啤酒,右手拿着白花蛇草水,对着瓶子吹,当地男人说,吃海鲜、喝啤酒容易犯痛风,喝这个能缓解;
酒桌上喝多了,来一瓶能解酒,嗓子不疼;平时加班熬夜,喝它还能养胃。
慢慢的,不少老板、公务员的办公室和后备箱里,都囤满了白花蛇草水,有人线下买不到,直接在网上成箱囤,把快递站都堆满了。
为啥中年男人这么爱它?其实是戳中了他们的痛点:上了年纪后,既想喝点有味道的,又怕甜、怕不健康,而这瓶水不含糖,还有解酒、护肝的功效,刚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有个青岛大叔说:一开始也觉得难喝,可喝习惯了就离不开了,夏天运动完喝一瓶,补充盐分还解渴,比喝碳酸饮料强多了。
当然,白花蛇草水能卖这么好,不光是因为“有用”,还靠一套反套路的营销。
别的饮料都怕别人说难喝,它却偏偏把“难喝”当成卖点。
网友吐槽它“难喝”,官方不光不生气,还跟着一起自黑,在网上和网友互动:“没错,我们就是难喝,但难喝得有特色!”
罗永浩直播卖它时,直接说“这是挑战味蕾极限的绝交水”,喝了一口后满脸痛苦地吐槽,结果反而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到底有多难喝?我得试试!”
就这样,靠着“自黑”,它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年轻人来打卡,有人为了拍视频挑战,有人为了和朋友赌输赢,不知不觉间,销量就涨了25倍。
而且它还很懂年轻人的需求,原本的透明玻璃瓶虽然经典,但不方便携带,后来推出了易拉罐装,加上“草本养生”的标签,不少年轻人也开始把它当运动后的电解质水喝。
其实这瓶水能走到今天,背后还有段不容易的故事,它的“底子”其实很好,用的是崂山矿泉水,这水可是有百年历史的“名水”。
1903年,一个德国商人在崂山打猎时,发现了一汪清泉,喝起来甘甜无比,这就是后来的“刺猬井”,也是中国第一口矿泉水井。
1931年,有人用这口井的水做出了中国第一瓶天然矿泉水,后来还成了可口可乐在中国的罐装厂之一。
上世纪60年代,为了扩大出口创汇,才专门研发了白花蛇草水。
2008年,《食品安全法》中规定食品里不能添加药品,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白花蛇草水都因为含有白花蛇舌草提取液的缘故被迫停产,一直到2012年通过审批之后才得以重新上市。
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它更懂怎么抓住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里站稳脚跟。
现在的白花蛇草水,还是争议满满:有人喝一口就再也不碰,有人却囤货当宝。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用自己的“难喝”和“有用”,在饮料市场里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一年56亿的销售额背后,有外国人对它的认可,有中年男人对它的依赖,也有年轻人对它的好奇。
或许就像有人说的:它不是一瓶普通的饮料,更像是一个有脾气的老朋友,一开始你可能不喜欢它,但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