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档案‖来自1953年荥经茶厂的生产计划
创始人
2025-10-26 09:27:44

原料是茶厂的 家底

“为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摸清家底,保证完成年整个生产任务计划,给五四年打下良好基础……”这是来自1953年《中国茶业公司西康省公司荥经茶厂生产计划》的开篇语,虽简短朴实,却透着一股精气神,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感受到新中国建立之初广大民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干劲,也体现出茶企、茶人在新时代的新风貌。

这份生产计划没有过多豪言壮语,只有实实在在的四份表格,一份荥经茶厂的生产加工计划,一份外区原料调入计划,还有一份原料付出计划表和一份收购表,都是围绕茶叶生产加工而制定。

那么,这一时期荥经茶厂所计划生产的产品有哪些?从《荥经茶厂一九五三年加工计划》表可以看到,当年需要加工的有砖茶和芽细。为何不是大家熟见常闻的康砖、金尖呢?其一,砖茶就是康砖最初创制时的名称,在《荥经县志·制茶》中有记载:荥经“县境盛产茶叶,焙制加工,历史悠久……自民国初年创制砖茶(康砖茶),县内茶商遂以此为利,原来的品种少制或停制。……县境产制的原料茶及其砖茶,具有肉头厚,体份重等特点,深受藏胞欢迎。”其二,荥经茶厂建厂之初就以民国时的康藏茶叶公司荥经精制茶厂设备为基础,而这个厂早期就是专产专销砖茶,积淀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相应设备配套,所以,荥经茶厂从建厂到整个计划经济时期都以砖茶(康砖)为主要产品,而金尖则为天全茶厂的主要产品。再有,由于砖茶创制和延续时间较长,所以不仅是茶厂工人,即使在西藏多地的藏族同胞也习惯“砖茶”的名称。

这份生产计划中的另一个产品是芽细,比砖茶高一个品级,可以说是砖茶的提升版。由于芽细茶用料较精细,制作成本高于砖茶,消费对象主要为西藏的贵族阶层及寺院高僧等群体,所以生产量小于砖茶。从计划生产表可以看出,荥经茶厂当年只有第二、四两个季度才有芽细的生产量,而且只占茶厂年计划生产总量的10%左右。这样一个生产成本高,适用小众群体的产品,到85年后停止生产,退出了传统藏茶继续生产的序列,而存留下来的则称得上稀缺珍品。

接下来出现的河茶、上路茶、横路茶、做庄茶等,就是实实在在的行业术语了,如“河茶”是指走水路运输的原料,多为乐山以下的区域,主要用竹筏装载然后以人力拉纤方式运送;还有“上路茶”,主要是雅安的沙坪和上里及中里等地;而“横路茶”则是名山、天全、荥经等地;再有“做庄茶”指的是杀青后经多次蒸揉和渥堆、干燥等工序,形成相对稳定的原料品级,在这几个外区中均有做庄茶,只是等级不同。表中还说明,所有外区调入原料都是由省公司统筹安排进行,荥经茶厂仅为调入计划的制定者,具体还要省公司调节落实。

细阅几份表格,再回到计划打的开篇语,其实茶厂的“家底”就是原料,而底气则是技术和产能。因此,产品未动,原料先行,在选好料、备好料基础上用好料,才能出好茶。这也是《中国茶业公司西康省公司荥经茶厂生产计划》给予当下的启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外... 前言 韩国新罗的高端酒店开到了盐城,香格里拉在西湖边搞起“私人府邸”,希尔顿专为年轻人推出新品牌…...
原创 酒... 中国酒业的三重变奏与时代突围。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初秋的武汉,酒香四溢。10月17...
白酒文化与风味探索 文章将深入探讨白酒文化的各个层面,包括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以及丰富的风味特征。首先,白酒起源...
热门的0蔗糖芝士奶酪工厂有哪些...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0蔗糖芝士奶酪产品正成为乳制品市场的耀眼新星。消费者既追求浓郁奶香,又关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