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前阵子来自两岸三地的普洱老茶人再度聚首,一起聊了普洱茶的历史、现状、未来,探讨了当下茶友们关注的古树山头、仓储、毒性等话题,共同为云南普洱茶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发声,为当下普洱茶行业的低谷期寻求新的契机。在行业经过高速发展后,进行一个客观、理性、正面的回顾与展望,让市场对普洱茶重拾一份期待。本文整理编辑了部分视频内容以飨读者。
如何理性看待台地茶和古树茶?
关键看生态
石昆牧
石昆牧 气感派代表 《经典普洱》《迷上普洱》一书作者
石昆牧:台地茶其实是台湾人的说法,我们一般称之为茶园茶,其特点为密植型、规模化、标准化管理,而且会施加一定的农药化肥。云南的台地茶属于星状分布,多数也没有过度施加农药,一般都是做成绿茶、红茶,而雨水茶多用于发酵普洱熟茶。但后来古树山头风潮起来后,台地茶被刻意贬低以抬高山头茶和古树茶。实际上古六山的易武茶历史上也都是人工管养,也有台地茶的血统。更何况2005年随着欧盟竖起绿色壁垒,导致云南茶之中唯一能出口欧洲的,还得是台地茶,因为绿色、有机,各项指标符合欧盟标准。
当然喝茶是为了健康,所以对普洱茶的要求会更高,认为古树茶不打药就是好的,其实台湾那边的茶农认为没有药就没有茶,上千亩、上万亩的是同一物种成片种植,很容易造成整个生态的单一和病变。
太俊林
太俊林 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董事长 太和酵藏创始人
太俊林:关于台地茶和古树茶的生化成分,我们很早就联合云南农业大学成立科学实验室做过研究了。如果从茶叶的内含物质来区分台地茶跟古树茶,基本检测不出明显差别来,但从经验与实践来讲,茶界通行的界定是分小树茶、老树茶与古树茶的概念。100年以上称为古树,大概35-100年之间的为老树,35年以下为小树茶。
普洱茶讲究甘醇厚滑。就口感而言,韵味确实不同,100年以上的古树茶明显比较厚重,但内含物质和台地茶相比还测不出明显差别。
早期云南普洱茶并没有明显的古树、老树和台地茶划分的区别。云南普洱茶在国营时代有很多产品,我们都知道其实就是台地茶做的,比如说最出名的88青等。
赖向宇
赖向宇 独立茶评人 中国老茶文化推广大使
赖向宇:古茶树确实是云南的稀缺性资源,确实有它与众不同之处,关于古树茶与台地茶之争,分歧很大,业内很多学者也做过一些研究。从茶多酚、茶红素、茶褐素、咖啡碱等内含成分来看,古树茶与台地茶并没有明显差异,甚至有些台地茶的指标比古树茶还高。所以很难用理化指标来衡量二者的区别。有人举了个通俗的例子,家鸡跟走地鸡,从肉质、蛋白质含量来说,可能也没区别,但味道就是不一样,但要注意的是家鸡也是改良过的,纯种的野鸡肉就不好吃。我认为古树茶也是经过改良了的,也就是由野生茶树驯化过来。我希望大家不要过度的追求古树而轻忽了台地茶的研究和发展。
何景成
何景成 香港著名茶人惜壶茶社主人
何景成:在香港那边,我从20世纪80年代末接触老树茶,红印是50年代生产的,过了30年喝起来越发浓烈。而台地茶我们也同时期一直在喝,发现它的转化是从高到低衰减的。台地就是今天的茶园茶、基地茶,以前在云南这边没这个概念,是台湾人用于形容茶叶的生长环境,跟茶好不好没有直接关联。
所以台地茶不代表贬义,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古树茶不一定比台地茶好。而台地茶做普洱茶也不一定差,还是要以生态为衡量指标,还有工艺、仓储等,这些才是重要的。希望更多人了解到台地茶和古树茶只是不同的两种存在,但二者并没有对立的必然性。
节选自《普洱》杂志
2025年8月刊
文|刘谋 吴家康
图|PEXELS
编辑|汐汐
审核|吴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