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窑与青花的共鸣:当汾酒在千年瓷韵中寻找当代身份
创始人
2025-10-25 15:23:33

当杏花村遇见五大窑:一场跨越千年的非遗对话如何重塑白酒。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10月的金陵,一场名为“五窑承古韵,青花启新辉”的发布会,将汾酒与宋代五大名窑的非遗传承人汇聚一堂。这不仅是商业发布会,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化仪式……

泥火淬炼的陶瓷与清蒸二次清的汾酒,两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相遇,共同叩问着一个时代命题:在全球化与消费升级的浪潮中,中国白酒该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坐标?

A

从功能消费到文化消费:白酒的价值重构

众所周知,白酒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常态化政策背景下,在消费理性化与年轻群体疏离传统白酒的三重挑战下,单纯依靠渠道扩张与价格升级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在此背景下,汾酒选择了以文化破局。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汾酒营销中心主任、汾酒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永踊的发言颇具深意:“青花汾酒五大名窑系列不仅是产品,更是文化符号。”

这句话揭示了白酒价值重构的核心——从满足口腹之欲的功能性消费品,升华为承载文化内涵的情感载体。由此来看,汾酒与五大名窑的合作,本质上是在产品物理属性之上,叠加了一层深厚的文化溢价。

这种转型并非偶然。随着中国消费者文化自信的增强,对产品背后文化内涵的需求日益凸显。一件徐朝兴的龙泉青瓷、一件苗长强的钧瓷,其价值早已超越实用功能,成为审美体验与文化认同的媒介。汾酒将白酒装入这些艺术容器,实则是将饮酒体验从味觉扩展至视觉、触觉乃至精神层面的全方位文化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汾酒此次合作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活态文化”的实践路径。邀请五大名窑非遗传承人直接参与,让千年制瓷技艺与同样悠久的酿酒工艺对话,这种“非遗+非遗”的模式,跳出了简单的文化符号粘贴,实现了真正的内容共创。

按照业内人士的理解,汾酒要做的不仅是商业联名,而是试图在学理层面探索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可能性。将酒器从包装提升至艺术创作载体,让每一次品饮都成为与千年文明的对话。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文化实践有效地平衡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严格遵循传统酿造和烧制技艺,保持文化的纯正性;另一方面通过现代设计语言和全球营销网络,让传统文化以崭新面貌进入当代生活场景。

正如张永踊所言,追求的是“雅而不俗、恰到好处”的东方生活美学,而非简单的复古或商业化。

B

汾酒:中国的,即世界的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汾酒此次尝试是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将白酒与陶瓷这两张中国文化名片结合,是在构建一种基于中国文化基因的全球叙事。

这种叙事不同于西方奢侈品的逻辑——不依赖皇室背书或设计师传奇,而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与美学体系。五大名窑代表的中国陶瓷美学,与汾酒承载的酿酒智慧,共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价值主张:中国的,即世界的。

在接受采访的业内资深人士看来,汾酒与五大名窑的合作,为白酒行业的转型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范式:

其一,文化赋能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深度的内容共创和价值重构。它要求企业对合作文化有真正的理解与尊重,实现从文化利用到文化共建的转变。

其二,在消费分级时代,文化价值可以成为穿越周期的稳定器。正如洋河通过区域深耕和产品矩阵构建防御体系,汾酒则试图通过文化深度建立品牌护城河。

其三,中国品牌的全球化需要文化叙事的创新。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当代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才是文化自信最有说服力的表达。

“五窑承古韵,青花启新辉”。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提醒我们,商业的创新可以如此深刻地与文化传承交织在一起。

当汾酒将五大名窑的瓷韵凝于瓶身,它不仅在重写白酒的价值逻辑,更在参与一个更大命题的解答:在当代语境下,如何让中华文明的血脉持续流淌、生生不息。

这条路注定漫长,但方向已经清晰——唯有那些真正理解文化厚度、并能将其转化为当代价值的企业,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让东方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汾酒的这次尝试,或许正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降... 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做到精致得体,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和追求,用心去过好...
原创 老... 现在年轻人聊重阳,多半就记得“登高”和“敬老”俩关键词,至于老辈人挂在嘴边的“3样不上桌,福气不进门...
《这片油茶林,果实为何能增产3... 金秋十月的广东,油茶林里藏着“丰收密码”——沉甸甸的果子把枝丫压得直点头,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油茶清...
2025年10月美食餐厅口碑排... 当秋风轻拂过城市的屋檐,当时针悄然滑向2025年的金秋十月,一场关于味蕾的盛宴正在数字世界中悄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