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圈小炒即将上市:以效率升级推动中餐标准化 开辟餐饮新蓝海
创始人
2025-10-25 08:45:16

2025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在第五版发表题为《反“内卷”需要增量思维》的评论员文章,指出当前部分行业陷入“低价同质竞争”的困境,呼吁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品质化提升,开拓增量的蓝海”。文章强调,唯有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从“拼消耗”转向“拼创新”,企业才能真正走出内卷,拓宽发展空间。

当前中国餐饮行业亦是如此,成本压力与消费理性化并存。在此背景下,锅圈食品(股票代码:02517.HK,以下简称锅圈) 积极响应“守正创新”的政策导向,推出“锅圈小炒”项目,探索以“智能设备+标准化供应链”双轮驱动,开辟餐饮新蓝海。

2026年1月6日,锅圈小炒将进行首店试营业,致力于通过中餐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提升出品效率与品质稳定性,在保障“锅气”的同时实现“千店一味”,品质、味道如一,为消费者提供兼具性价比与质感的现制中餐。

“下班掂俩菜,全家都喜爱。”这是锅圈创始人、董事长杨明超对锅圈小炒的期待。

锅圈小炒门店设计图

效率与美味兼得 破解家庭与社区餐饮双痛点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家庭烹饪有着如去超市、下厨房、采购、洗切配调烹等繁琐流程,以及时间成本高、调味难度大等现实困境;而社会餐饮则受制于人力成本高、出餐效率低、味道不稳定等行业共性挑战。

锅圈小炒由此应运而生。项目以智能炒菜机为核心载体,结合锅圈在复合调味料与食材供应链领域的核心优势,致力在社区场景中为老百姓提供兼具效率与口感的现制中餐。居民仅需在下班途中或饭点前通过手机提前下单,即可轻松享受家庭用餐。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四道菜,两台智能炒菜机,10分钟就可以做好出餐。”

2025年8月,锅圈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冷冻冷藏食品博览会现场

人机协同&数据驱动 构建小炒效率新范式

锅圈小炒延续其“社区央厨”的战略定位,提供多样化、多场景的居家餐饮解决方案。 “小炒不设堂食,一台炒菜机最快2-3分钟就能做好一道菜,最快1分钟出餐,消费者可以线上下单,到店即取。”

锅圈小炒坚守“质高价优”产品原则,精选上百道家常菜品覆盖八大菜系及地域菜。在运营端,则依托供应链优势,通过建立每道菜的SOP标准程序,实现从食材采购、出餐制作到顾客体验等标准化运作。在保障菜品稳定性的同时,优化运营成本与门店效率。

因此,锅圈小炒在项目初期,就紧紧围绕“销售、人力、供应链、出餐”这四大环节,展开系统性效率设计,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效率一:销售效率

产品“好吃、好卖、复购””是单店模型成功的核心关键。

正如杨明超所言“河南人爱吃的100道菜和上海人爱吃的100道菜,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定不准,销售就慢。”

如何在不同地域的口味偏好中寻求共识,实现产品的精准定位与高效转化,是锅圈执行董事兼副总裁、产品中心负责人罗娜及其团队面临的课题。

“核心在‘菜单’的设计。”据罗娜介绍,锅圈小炒的菜单经历了6轮筛选,“菜单设计建立在庞大的消费数据分析之上,产品标准化建立在严苛的供应链管控与精准调研之上。”

仅菜单设计期,他们就调研了线上、线下、餐饮、零售、品牌、B端、C端等多渠道,选出消费者“高认知、高复购、高点单率”特征的国民菜品,形成百余款适合智能炒菜机操作、覆盖八大菜系及地域菜系的“基础菜单池”。

在选品思路上,罗娜及其团队以“解决做饭难”为目标,主打”常吃、想吃,但不会做、做着麻烦、饭店贵的菜品,以此提升点单率与运营效率。

最终形成的“全国畅销菜品+本地特色菜(门店所在省区)+其他省区特色菜”的黄金菜单组合,正是为了精准匹配需求,实现销售效率的最大化。

效率二:人力效率

在餐饮行业,人力成本是仅次于食材和房租的第三大开支。锅圈小炒,用“中餐烹饪技法的标准化”建设,解决厨师差异带来的味道不稳定风险,实现门店出品味道的稳定。

锅圈的产品团队和熊喵大师的技术团队,前期花费了大量精力去调试食材和智能炒菜机的匹配度,将稳定的烹饪工艺转化为数字标准。项目将烹饪SOP写入芯片,并结合供应链的食材预处理,实现了从后厨到前厅的全流程标准化操作。员工经简单培训即可操作3-4台设备。

这一模式下,锅圈小炒的后厨:操作更简单、出餐更快速、味道更稳定。智能设备与标准化供应链的结合,使复杂的中餐烹饪变得简单、高效且品质可靠。

效率三:供应链效率

供应链效率决定了中餐口味,也决定了成本投入和回报率。如何在近千个SKU和有限的门店库存之间找到平衡?锅圈小炒的应对是提升“供应链效率”。

经过近半年的反复打磨、验证,锅圈的产品团队通过将食材跨菜品复用设计,提升核心物料的使用频次与周转效率,降低损耗与库存压力。

同时,依托锅圈全国19座数字化中央仓与智慧冷链网络,实现高效配送与动态库存管理。

效率四:出餐效率

借助智能炒菜机PID 烹饪算法与温度悬停专利技术,最高温度可达300度,单机可实现最快2-3分钟出一道菜,在保障“锅气”体验的同时,实现“千店一味”的稳定品质,有效解决了传统餐饮门店“换厨师就换味道”的痛点。

2025年8月,锅圈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冷冻冷藏食品博览会现场

科技赋能中餐标准化 催生行业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炒菜机器人市场持续增长。据NCBD(餐宝典)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规模已突破3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10亿元。

在此背景下,锅圈持续推进业态创新,在社区店、乡镇店、农贸店等网点基础上,又推出新店型——锅圈小炒,以“智能科技+标准化供应链+稳定味道”为核心,跳出内卷式价格竞争,转向高品质、高效率的价值创造新路径,开启了智能化餐饮的新篇章。

相关负责人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完成了火锅烧烤的标准化与即时零售化;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将依托科技力量,系统推进中餐标准化进程,为未来中国味道的全球化输出构建坚实基础设施。”

从食材供应链企业迈向产业生态平台,锅圈正引领中国餐饮业从“规模扩张”向“效率升级”的战略转型。这场源于社区门口的厨房变革,有望为家庭餐饮与社区商业的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不仅是为中餐系统性出海筑牢基础,更是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关键一步,真正实现从红海竞争走向蓝海开拓的产业跃迁。

来源:锅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底气从何而来?高质量户外运动,... 爱旅游,爱生活。旅游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你有好久没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忘掉不顺心,迎接新的幸福旅程...
证券机构对白酒“吹冷风”,内涵...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又到了各酒企密集发布三季报的时刻。 可是,大雨未至、雷声先来。 近日,国信、浙商、...
铁锅炖延长营业时间、火锅“下游... 清晨六点,哈尔滨香坊区延福街农贸市场早已人声鼎沸。冒着白气的牛羊肉摊前,选购的队伍蜿蜒到市场门口。“...
五分钟搞定的免烤草莓盒子蛋糕 "妈!我同事带的蛋糕太精致了,说是免烤的?"小李举着手机冲进厨房。我掀开保鲜膜:"这不就剩点消化饼干...
山西昔阳:压饼小吃“长”成大产... 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洪水村的压饼产业园内,全自动生产线正在生产金黄酥脆的压饼。压饼是昔阳特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