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哈尔滨香坊区延福街农贸市场早已人声鼎沸。冒着白气的牛羊肉摊前,选购的队伍蜿蜒到市场门口。“鲜切羊排肉一斤60元,今天刚到的内蒙羊肉!”摊主李建国一边麻利地切肉一边对记者说,“这两天羊肉销量翻倍,霜降前后几天是羊肉的销售旺季。”进入霜降节气,以餐饮为首的“暖经济”代表,持续点燃冬日消费。
铁锅炖销量环比增3成,
寒冷催热“暖食经济”
据市气象部门预计,下周一哈尔滨最高气温将骤降至3℃。刺骨寒风中,整座城市的饮食地图正在发生季节性转变——热腾腾的火锅、咕嘟冒泡的铁锅炖、烟火缭绕的烧烤,成为冰城市民抵御严寒的首选。
周四,在香坊区升永街附近的“鑫龙诚老渔湾铁锅炖”,晚市刚过五点半就已座无虚席。大铁锅里,排骨与豆角在浓汤中翻滚,锅边贴着金黄的玉米饼子。“这两天包间要提前两天预订,饭口散台排队有时得半小时。”店长掀开木质锅盖,“销量环比增长三成,特别是接地气的‘全家福’锅,每天要几十锅。”目前,该饭店已将冬季营业时间从22时延长至零时。
羊肉卷日销5吨,
食材销售折射消费热潮
“本来想去吃火锅,但要排号。”她指着手机取号界面苦笑,“转战烤肉店,结果前面还有13桌。”周五,哈西燃后烤肉店等位的顾客们正在门口热风区搓手踱步。
这股餐饮热潮直接拉动了上下游产业链。道里区友谊路上一家火锅专区,各种口味的底料堆成小山,销售经理赵女士指着货架介绍:“川渝麻辣底料和东北酸菜底料最受欢迎,销量同比增40%。蘸料区的韭菜花、腐乳经常需要补货。”
从事牛羊肉批发生意二十年的老刘凌晨三点就开始配货。“羊肉卷每天走货五吨,比上个月多两吨。很多火锅店直接分切装盘拉走的。”他告诉记者,还有火锅店给他“派”了急单,要整箱的鲜切羊上脑,“他们说这周末顾客肯定多。”
秋季水果作限定食材,
本地餐饮企业冬日焕新
面对消费需求变化,本地餐饮老品牌也纷纷推出暖心举措。始创于1992年哈尔滨的老昌春饼店里,双人套餐悄然升级——原本的粗粮粥被替换成冒着热气的山药小枣大麦粥。“这是营养师搭配的冬季特供,健脾暖胃。”工作人员说道。
道里区一家创意甜品店,玻璃橱窗里新添了石榴红丝绒蛋糕。“每天限量二十块,下午四点前就会售罄。”“95后”店主林薇小心地在蛋糕上撒着石榴粒,“秋季,我们选用当季软籽石榴,酸甜口感能解肉食的油腻,很受女性顾客青睐。”
整座城市在美食蒸腾的烟火气里,找到了抵御严寒的温暖答案,而外地游客也开始计划冬季来哈尔滨的美食之旅。记者从市饭店烹饪协会获悉,目前全市以火锅、铁锅炖为代表的“暖经济”美食,正成为拉动哈市冬季消费的重要引擎。许多餐厅延长营业时间到凌晨,部分烧烤店甚至重新布置门口,增加了等位区。市饭店烹饪协会同时倡议哈市各餐饮服务单位积极打造“透明厨房”,并与餐饮从业人员共同践行食品安全,以更积极的状态欢迎外地游客到来。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陈悦 文/摄
编辑:马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