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钱花时间,为什么父母越用力,孩子越不快乐?
创始人
2025-10-22 07:49:24
0

这个假期给孩子安排了一趟出国游,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是挺开心的,但回到家又兴致缺缺,干啥都提不起劲。

我更破防......出去玩之前做了好久的攻略,从景点到饮食到住宿,只为让孩子玩得尽兴。结果人家走两步就喊累,到哪都想看手机。

假期过后,家长群里的几句吐槽引起了不少共鸣。花了时间、花了钱,本来以为是在给孩子制造快乐,却发现孩子似乎越来越“不快乐”。

难道是因为「消费型快乐」太多吗?这代孩子对快乐的理解变了吗??我们想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是错了吗???

多巴胺式快乐,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教育减负”的口号下,很多家长开始“加码快乐”,但这份“快乐”往往是被消费定义的。一次旅行、一个营地、一场打卡。我们带孩子去玩、去看,仿佛在完成一场“快乐项目管理”。

很多家长误以为,只要孩子见得多、体验丰富,就能更快乐。然而,这种“被安排的快乐”,大多属于心理学中所谓的“多巴胺型快乐”。

多巴胺型快乐来源于外部刺激,比如买新玩具、看短视频、玩游戏或旅游打卡。它让人短暂兴奋,但很快就会褪去。

许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刷了一晚上短视频,一种虚无感油然而生,这段时间仿佛凭空消失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陷入了更大的emo中。

同样的,当孩子不断被动接受外界刺激时,他们的大脑逐渐习惯“被娱乐”。于是,孩子对快乐的耐受度越来越高,当刺激消失,他们只会觉得平淡的生活更加无趣。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玩了一圈回来,孩子反而更不快乐”,只有不断接受新的外界刺激,才能让孩子再次体验到快乐:进行下一次旅游、得到更好玩的玩具、刷到下一条更有趣的视频......

关键在于,我们只是为孩子提供了体验,却没让他们参与创造。

让孩子成为“创造者”而非“消费者”

你家娃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画一幅画/拼一个拼图/看一本书入了迷,完全沉浸其中,谁叫他都仿佛没听见一样。

恭喜你,孩子正处于“心流状态”中。

心流理论由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伊提出,当一个人投入于一项有挑战但又能胜任的活动时,会产生深度的愉悦与专注,这种体验往往出现在“输出型活动”中。

所谓输出型活动,就是让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成为创造者,强调“参与和创造”,通过自己的努力产生实际成果,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内在快乐。

以瑞思课堂为例,瑞思鼓励每一个孩子敢于表达,以分组策划主题演讲、角色扮演等方式为孩子们创造更多“表达舞台”。每当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创意赢得全班掌声时,他们眼中和笑容里都是发自内心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源自被看见的自我价值。

在教育心理学看来,真正能让孩子建立持久自信与幸福感的,正是这种输出型体验,它属于另一种“内啡肽型快乐”。

所以说,我们与其费尽心思“给孩子带来快乐”,不如为孩子创造能让他们感到快乐的场域,让他们去表达和创造,在输出中找到持久满足。

这届娃更需要与人共创的快乐

如果说“输出”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那么“社交连接”则让他们感受到归属。

回想我们自己的童年,很多快乐都与“人”有关,和小伙伴在院子里捉迷藏、和同学一起排演节目、和朋友一起偷偷写小纸条......那种情绪相通的快乐,不贵却真实。

但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陌生人社会中,孩子被越来越多的屏幕填满,邻居之间不熟,学校同学班级频繁更换。孤独,成了很多孩子的常态。

哈佛大学一项跨越了75年的研究表明,社交连接本身就是儿童和成年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合作与陪伴,会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换句话说,孩子不仅需要“做事的快乐”,还需要“一起做事的快乐”。他们需要与同龄人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分享成果,才能获得归属感与信任感,这一点在瑞思今年举办的未来少年大会中充分体现。

在未来少年大会中,我们看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少年们组成不同队伍,共同完成挑战性任务,参与全程比赛。无论是在台上的展示,还是台下的讨论与协作,孩子们都全身心投入,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正是在这样的合作中,孩子们获得了归属感和信任感,也体验到了共享成果的喜悦。那份充实与快乐,不取决于比赛成绩,也不受地域、年龄限制,是源自与同伴一起努力、互相认可的过程,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团队,我能贡献力量。”

写在最后:

这届家长太焦虑了,生怕给不了孩子应有的托举。这种快乐“KPI”下,家长怕孩子不开心,孩子怕自己不开心会让家长失望,反而让双方都很紧绷。

我们都希望孩子快乐,但也许“追求快乐”本身,是让孩子失去快乐的开始。

当我们不再焦虑地追问,而是给他们机会去体验,那时,快乐才真正属于他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90号公路】赏秋旅行推荐:江... 江苏-无锡11月中旬-12月上旬,鼋头渚的枫叶、水杉与太湖风光构成油画般的秋景。抛出面包屑,成群的西...
广元旺苍“红叶经济”为文旅产业...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2日电 (苗志勇 周俊 康勇)深秋时节,位于川陕交界的广元市旺苍县米仓山南麓的...
坐着火车游徽县——宝鸡“宝之旅... 有一种旅行叫火车旅游专列,带你打卡祖国大好河山! 在交通便捷的今日,火车早已不是最快的出行方式,却能...
原创 安... 说到瀑布,大家都会想起我国的黄果树瀑布和壶口瀑布,其中黄果树瀑布是我国珠江水系白水河干流上的一座瀑布...
“下地干活”旅游爆火!年轻人为... 这个秋天,一股“下地干活式旅游”悄然走红。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马铃薯收获季过后,当地农户开放田地,将那...
解锁桂林新玩法:状元文化如何激... 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广西桂林旅游业长青数百年,也束缚了桂林旅游业数百年,从“靠山吃山”到“坐吃山...
白酒板块10月22日跌0.31...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2日白酒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31%,金徽酒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913...
2025全国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 金秋十月,茶香漫城。10月26日,全国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将在长江首城——四川宜宾召开...
原创 教... 标题:教你一道不一样的辣椒炒腊肠,开胃又下饭,好吃停不下来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在寻找那...
原创 牛... 标题:牛奶和鸡蛋这样用,可以做出一道秘制小点心,好吃到舔盘子!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在寻...
这碗海南神仙甜品,我能连炫三碗... 去海南旅游,要是没吃上一碗椰奶清补凉,那这趟美食之旅绝对血亏!这碗看似普通的甜品,简直是夏日续命神器...
傻瓜式菜谱分享 有手就会! 要说百吃不厌的家常“饭扫光”,孜然系列肯定占C位:排骨、土豆加火腿,三剑客一出锅,整层楼都在咽口水;...
一口穿越北纬43°!袁记云饺传... 提到袁记云饺的招牌馅料,玉米鲜肉款绝对是许多人的“心头好”——咬开Q弹饺皮,饱满肉馅裹着颗粒分明的玉...
金陵小吃寻味记:从麻辣小龙虾到... 南京,古称金陵,其小吃体系博采众长,兼具南北风味。在这座城市的味觉谱系里,既有风靡夏夜的潮流代表——...
霜降时节养生重在温补阳气 10月23日将迎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中医专家介绍,这一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气温将进一步下降...
在南京的餐馆与街头:寻找最对味... 南京人与鸭子的情结,深入骨髓。在南京,品尝鸭肴是一种日常,而桂花鸭(即盐水鸭)与鸭血粉丝汤的组合,则...
霜降后,这菜使劲吃!一强骨骼、... 霜降一过,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空气也变得干燥。这时候,饮食上要多吃些滋润又营养的时令蔬菜,而菠...
2025越南旅游推介会在京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5越南旅游推介会在京举行——探索中越文旅合作新路径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
多彩秋日让游客“留下来赏秋、住... 央视网消息:新疆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胡杨林。眼下,胡杨林迎来观赏季,连片的胡杨林既是抵御风沙、守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