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许多景区面临着“客来如潮,人去如风”的处境,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缩短,二次消费日益乏力。这种情况说明了传统旅游模式与游客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是景区在体验、时间、空间与情感四个维度上的缺失。
今天我们通过深入剖析这四大维度的内在,从而找到让“流量”变“留量”的新文旅方式。
体 验
现在旅游景区中充斥着相同的“地方特产”,从小吃到节目,充满了标准化的气息,网红项目也会被快速复制。说到底,现在景区缺乏的是真正扎根于当地的独特文化。我们首先要深入挖掘本地独有的历史脉络、民俗传统与生活方式,并将其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带走的体验产品。
例如,南宁之夜,依托城市良好的人文资源环境,从游客体验出发,植入新潮娱乐业态,深度融合了广西的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
通过挖掘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与非遗文化,如铜鼓、壮锦、月琴、绣球、邕剧、方言等的文化主题节目,实现游客和在地文化的零距离接触和互动。深受游客喜爱。目前,南宁之夜已突破2000万客流。
时 间
传统的旅游方式是“白天看风景、晚上回酒店”,这样就导致“半日游”十分普遍。数据显示,全国80%的自然景区未开发夜间游览项目,而能提供夜间文化体验的人文景区不足30%,游客“天黑就离场”,错失了夜间消费黄金时段。
锦上添花文旅集团创造的“轻资产不夜城”模式,在保持日间旅游吸引力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夜间旅游产品、提升夜间服务质量、营造特色夜间氛围等手段,延长游客了停留时间,激发了夜间消费潜力,形成全天候的旅游经济体系。
空 间
许多传统景区将绝大部分空间分配给观光步道、观景平台等单一功能设施,或者缺乏与文化IP的深度融合、商户与景区未能形成价值共创的生态圈,进一步限制了游客的消费选择,也降低了整体体验质量。重构空间维度的方向是营造“目的地生活场景”。景区应超越传统的“景点”思维,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个综合性的体验空间。
例如万岁山武侠城“仙侠奇境”围绕五大主题场景展开,以“新、奇、特、幻”为基本原则,通过艺术化呈现与场景化构建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真人情景演艺,为游客打造出一个充满趣味、创新与独特魅力的仙侠主题景区。
身着古装的NPC穿梭于街巷之间,随机触发剧情任务,这种强互动、高沉浸的体验,精准击中了年轻人对“故事感”和“参与感”的需求。
从三个维度可见,景区留不住人并非单一问题,而是体验、时间、空间等方面问题。我们要根据景区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进行纠正。让游客从 “匆匆过客” 变为 “愿意停留、愿意复游” 的忠实消费者。
上一篇:重庆解锁潮流引力新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