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80年,张大千敦煌考察手稿首次全貌公开
创始人
2025-10-19 17:47:24
0

初见敦煌,张大千眼中的艺术圣殿与我们今日所见有何不同?他手稿中的石窟编号,为何与后世公认的“张氏编号”全然不同?又是什么原因,驱使他对莫高窟70个洞窟进行了二次记录?

一份“沉睡”80余载的珍贵手稿,一段艺术大师与千年敦煌的对话,终见天日。

10月19日,“2025天府书展”上,由四川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张凯潜心编著、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重磅新作《大千敦煌——张大千敦煌石窟考察笔记研究》(以下简称《大千敦煌》)正式发布。200余幅高清影像、70万字编著内容,首次全景式公布了张大千1941年敦煌考察的原始笔记手稿,为敦煌学研究揭开了尘封的历史帷幕,带来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学术大咖齐聚,《大千敦煌》获权威认可

活动汇聚了多位文化与文博领域权威专家,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振斌,四川博物院原副院长、首席专家,著名美术史家、书画家魏学峰,四川博物院原副院长、文物鉴定专家甘晓,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副巡视员、成都图书馆张大千文献馆荣誉馆长汪毅,四川省政协办公厅民族宗教处副处长、一级调研员王晓蓉,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四川管理处责任鉴定员刘振宇,四川博物院典藏部主任彭代群,四川博物院科教中心主任郭军涛,四川博物院新馆建设办兼后服中心主任陈勇,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汪映红等嘉宾莅临现场,共同给这场敦煌文化盛宴助力。

新书揭幕

发布会期间,成都时代出版社分别向四川博物院、成都图书馆“汪毅捐赠张大千文献馆”赠送《大千敦煌》图书,让这部兼具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的著作,成为连接出版机构与公共文化平台的纽带,为更多人接触敦煌文化提供载体。

魏学峰在致辞中给出高度评价,他郑重表示:“为解码张大千与敦煌的深厚联结,张凯耗时近三年埋首文献、实地溯源,以潜心研究为基,倾尽全力创作《大千敦煌》。这部作品不仅以翔实考据彰显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更针对此前学术界围绕‘张大千敦煌实践价值’的争议,通过一手史料与严谨论证进行了有力印证,最终清晰梳理出张大千在敦煌文物保护、艺术传播与学术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魏学峰致辞

该书作者张凯则深情讲述了数年研究中的发现与感悟,带领现场观众一同走进80多年前那个让张大千无比震撼与沉醉的敦煌世界,完成了又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

作者张凯现场演讲

学术与趣味碰撞,200人共赴飞天之约

活动现场人气十足,不仅有优美的“飞天”舞蹈表演,还特别设置了众多有趣的环节,如入场时每人手中都握着一份“双份惊喜”——出版社精心设计的特制入场券,上面手写的莫高窟洞窟编号仿佛一把把“时空钥匙”,让人未及聆听便先沉浸式触摸敦煌历史;还有作者亲笔题写的书签,字迹间满是对敦煌文化的热忱,成为现场观众珍藏的首份纪念。

抽奖环节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当工作人员宣布奖品为兼具艺术感与实用性的敦煌文创产品时,台下顿时响起阵阵欢呼。不少观众举着手中的洞窟编号入场券积极互动,有人笑着说:“按照洞来的,就像提前‘打卡’了莫高窟,这种形式特别好玩!”

互动中,大家不仅交流着书中的学术观点,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还热烈讨论起去敦煌旅行的经历,有人说起曾循着洞窟编号探访的趣事,有人计划读完书后开启一场敦煌文化之旅,学术探讨与旅行分享交织,让现场既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又洋溢着轻松愉快的互动气息。

双封典藏设计

敦煌初见

张大千石窟记录手稿首度公开

20世纪40年代初,画家张大千前往敦煌,对莫高窟进行了大量的临摹、记录、整理与研究。他在此期间形成的笔记,是敦煌艺术研究的一手珍贵文献。

张大千《临水月观音像》

手稿现藏于四川博物院,其纵23厘米,横35厘米,青灰色硬质封面,内页为带格线机制纸。据张凯考证,此手稿主体是1941年张大千初到敦煌时所作的石窟考察记录,共记录石窟222个,其中榆林窟40个、莫高窟182个,真实记录了张大千初见敦煌时的所见所感。

如今,张大千初见敦煌时的石窟记录手稿在沉寂80多年后,首次全貌亮相。书中不仅真实呈现了手稿原貌,并辅以释文,也以抽丝剥茧般的笔墨,还原1941年的历史现场,并将百余张临摹敦煌壁画作品置于敦煌洞窟的彼岸空间。

张大千对莫高窟的相关记录

莫高窟第85窟“第五十洞”刻字有解

“临时编号”浮出水面

莫高窟第85窟甬道北壁上的“第五十洞”字样,曾让大家费解:它为什么与其他敦煌石窟编号都无法对应?

莫高窟第85窟墙壁上的“第五十洞”字样

无独有偶,张大千团队临摹敦煌壁画的作品上亦有类似数字编号,其来历长期不明。

经过长期的深入研究后,张凯认为,“第五十洞”正是1941年张大千莫高窟“临时编号”的历史遗迹。

在研究初期,张凯就关注到张大千手稿中的“第一洞”“第二洞”等编号与学界沿用至今的张氏编号完全不符。为了厘清这段模糊的历史,他多方查阅文献,多次赴敦煌实地勘校,最终确认这些是张大千未形成系统编号前的“临时编号”。

张凯悉心编制了窟号对照表与超长拉页图,实现手稿所涉“临时编号”与张氏编号、敦煌研究院官方编号的一一对应。这一成果不仅明确了壁画临摹作品上数字编号的属性,更为梳理1941年张大千敦煌考察史、推进其临摹壁画分期研究提供了关键支撑。

莫高窟窟号对照图拉页(局部)

细节拉满

“三重体验”沉浸式品读敦煌

值得关注的是,张凯花费了大量心血,把张大千当年临摹的敦煌壁画和敦煌的原始洞窟一一对应了起来。书中张大千的每一幅摹本,都能找到它们在洞窟里的“原型”。

张大千《临伎乐飞天二身像》

该书责编傅有美介绍,这部735页的《大千敦煌》,沉淀了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并从三重维度为读者构建起深度的沉浸体验:一是品读张大千当年留下的文字手迹,触摸他与敦煌对话的鲜活痕迹,在《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敦煌艺术叙录》等专业典籍的对照下,在不同文字记录的交织碰撞中,清晰捕捉其间的关联脉络与藏在细节里的深意。二是透过石窟实拍图,跨越时空“踏入”文字所描摹的敦煌洞窟,在斑驳肌理间感受岁月沉淀的历史厚重。三是可静静欣赏张大千的敦煌壁画摹本佳作,那婉转灵动的线条勾勒着壁画轮廓,细腻温润的色彩复刻着千年之前的光影,将敦煌壁画独有的气韵与神韵,诠释得入木三分。

该书的装帧设计亦独具匠心,于低调素雅的封面之下,蕴藏着一个绚丽多彩的敦煌历史世界。以“张大千一行人夜抵敦煌、初见窟洞”为着眼点,函套用“黑鹫”纸复刻夜半沙漠戈壁的沉黑,莫高窟前众人的淡网印银图形似暗夜星点悄然浮现,吸引读者揭开神秘面纱,重现“莫高窟气势恢宏且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彩塑”的震撼。

“这部作品既承载着敦煌的千年历史,也收录了张大千在敦煌工作三年间留下的珍贵笔记,更融入了研究者张凯以三年时间完成的当代解读。”正如责编所言,敦煌的真正底色从来不是静止的过去,而是这样一种跨越时空、代代相续的文化守护,正是这样的坚守,让古老文明在今天依然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张大千《临五代回鹘国圣天公主曹夫人像》

据悉,该项目为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24年度四川省重点出版项目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四川省2024—2025年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以及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2023年度出版资助项目。

敦煌学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沙武田教授这样评价:“张大千敦煌考察手稿沉寂80多年后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此乃敦煌学学术之幸。热爱敦煌的人又多了一本好书,这本书也为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张大千提供了一份更为翔实的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菇炒蛋火了,菜价涨了,谁在默... 小媳妇爱做饭,一口气做了五道菜,全用香菇,蒸肉片,烧豆腐,炒鸡蛋,烧鸡,素烧菇,看着寻常,里头有讲究...
原创 深... 天一冷,人就本能地想喝点热乎的,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碗用料扎实、热气腾腾的滋养好汤! 这时候煲汤,可...
游客满意度百分之百,“北京—沧... 2025年10月20日,随着最后一班“北京—沧州”主题旅游专列顺利返程,由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北...
东莞市商务局副局长阮剑平一行来... 微玉屏投稿邮箱:weiyuping1984@qq.com 东莞市商务局副局长阮剑平一行 来玉屏开展东...
重渡沟景区:云顶索道暂停运营,...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 晨阳 雷静10月19日,记者从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有限公司获悉,景区云顶索...
赏秋正当时 赏秋正当时 赏秋正... 10月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卧龙山公园,游客在粉黛乱子草中打卡拍照(无人机照片)。秋染神州,各...
药食新解丨施宣赫老师:鸭肉怕腥... 一、吃鸭肉的常见困扰,你有吗? 炖鸭总带腥味,肉柴嚼不动;想清热却不知吃它;分不清什么时候吃合适 —...
肥肠焦香不干硬?火候掌控竟是关... 肥肠滑入热锅的瞬间,那欢快的爆油声总能让我想起重庆防空洞火锅店里的老师傅。他总是一手颠锅一手夹烟,在...
这个饼太好了,2种食材搭配,都... 做吃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不同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做到一个美味和营养的结合。只要好吃,那就是美食。这个...
在广州!一场跨越110年的“好... 岭南十月,秋风拂过永庆坊的砖瓦街巷,一场跨越110年的“好彩之约”,伴着醒狮的鼓点拉开帷幕,将汾酒的...
AI重塑味蕾:冰淇淋车的智能蝶... 想象一下,在夏日炎炎的午后,当您心中涌起对那丝丝清凉的渴望,只需要轻点手机,一个最懂您口味、离您最近...
原创 手... 柚子最好吃的品种是广西的沙田柚, 不仅皮薄、肉厚,而且吃起来柚肉很甜。除了柚子,超市里的有关的柚子食...
我的铁路风景丨沿途的一切都与我... 来源:中国铁路穿越山川湖海邂逅四季风光“我的铁路风景”故事汇原创美文征集展示活动期待您的旅途篇章《沿...
三城联动! 2025“聊城・彭...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9日讯 10月17日,2025“聊城・彭水”天津文旅推介活动在天津市武清区...
北京之旅探寻克什克腾旗自然美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介绍北京至克什克腾旗的旅游攻略,助您畅游塞外风情。二、克什克腾旗概况克什克腾...
精妙翰墨致敬杭城 西溪湿地再添...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戴小丽 今天上午,杭州戴敦邦艺术传播中心在西溪湿地深潭口开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