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一套
北京时间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我国有4个乡村入选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中国新增入选的4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分别是——
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桑基鱼塘系统”,孕育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浙江荻港村;
嘉绒东女文化重要发源地,将川西高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的四川基卡依村;
坐落于水上森林与千垛菜花景区之间,身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化垛田核心区域的江苏东罗村;
侗族古老“稻鱼鸭”生物工程农耕文化保留地,至今保存和延续着上千年的侗族传统生产生活风俗的贵州黄岗村。
此次入选的4个乡村在自然地貌、文化形态与发展路径上各具特色,共同呈现了中国乡村旅游丰富多元的发展图景。在自然地貌上,覆盖西南山区、高原峡谷与江南水乡;在文化传承上,水乡农耕文明,桑基鱼塘生态智慧及侗族藏族的多彩民俗诠释了中华文化的交融共生;在发展范式上,有非遗带动乡村振兴,有传统文化的现代业态转型,也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浙江荻港村
江南鱼桑
荻港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地处长三角腹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系统,其可持续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生态“零污染”,通过建立桑基鱼塘全村共保机制,不仅造福村民,也构建了桑鱼共生的特色景观。这些实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印证,也是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果。
这片源自2500多年前的鱼桑之地,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为何被誉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活化石”?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水、田、鱼、桑、蚕互惠互生,农耕智慧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辉。
四川基卡依村
藏寨风情
基卡依村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地处藏羌彝文化走廊核心区,有海拔1700~5000米的高原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在旅游开发中创造性开展沉浸式演艺和传统工艺体验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江苏东罗村
垛田水乡
东罗村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千垛镇,处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化垛田范围内,人、水、垛和谐共生,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旅游要素与当地生产生活互为依托,主客共享、居游同乐。
贵州黄岗村
侗歌秘境
黄岗村位于黔湘桂交界处,800余年历史的侗族吊脚楼群保存完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传承有序,传统智慧在当代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这4个乡村在自然地貌、文化形态与发展路径上各具特色,共同呈现了中国乡村旅游丰富多元的发展图景。它们以具象化的成功案例,为持续释放乡村旅游消费潜力、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提供了示范,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最佳旅游乡村”名单由联合国旅游组织评选,已举办五届,中国连续五年入选。截至目前,我国入选“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9个,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浙江余村
安徽西递村
广西大寨村
重庆荆竹村
江西篁岭村
浙江下姜村
甘肃扎尕那村
陕西朱家湾村
云南阿者科村
福建官洋村
湖南十八洞村
四川桃坪村
安徽小岗村
浙江溪头村
山东烟墩角村
浙江荻港村
四川基卡依村
江苏东罗村
贵州黄岗村
每个“最佳旅游乡村”
都是一扇窗口
向世界展示着大美中国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晚间新闻》《农耕探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