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传承千年的儒雅浪漫的审美还未觉醒,那么建议你去一趟洛阳。
龙门石窟登顶全国景区热度榜,洛阳文旅消费力冲进全国八强,将上海、广州甩在身后……2025年国庆假期,洛阳这座甫晋升“二线”的城市,已是毫无争议的“文旅顶流”、“流量新贵”。而时间线拉长来看,从汉服热、文创热到古墓热、博物馆热……这一浪高过一浪的文旅消费热潮里,最能“成势”,似乎总是洛阳。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密集古迹矩阵能撑起历史厚度。作为“最早中国”的核心承载地,洛阳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13个王朝在此定都。沿着河洛30公里的狭长走廊,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次第铺展。密集古迹古建、丰厚人文历史所堆叠出来的文化质感,是无可比拟。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武圣关羽首级安葬地关林、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墓园……每一尊雕像都承载着民族情感的记忆,每一块砖瓦都沉淀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这种“根脉性” 让洛阳的文化IP,自带厚重感与认同度。
洛邑古城的青石板,应天门的高门楼,让周公吐哺的场景,让万国来朝的盛况,都有了现实的载体。这如同文旅体验的天然“故事大纲”,让游客的每一次拍照打卡,都有厚重的历史所承托,成为一场与古人先贤的对话。在这样的“活舞台”上,一切营造和演绎,都动人且合理。
除此之外,层出不穷的创新体验,也在不断撩拨着年轻人的新鲜感。洛阳如果一个巨大的历史情景剧、沉浸式剧本杀。“看景人”随时都能穿越成“景中人”。从“李白邀对”“上官婉儿直播”的互动,到应天门3D投影秀、天门街“诗词灯光路”的巧思,再到《邂逅周公・洛邑传奇》、《唐宫乐宴》的沉浸,“夜游龙门”、“十字街夜市”的衔接……这些丰富消费场景的打造,不仅很好挖掘了文化IP的内涵,也极大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并且这些设计,还具有天然的“可分享性”,极易在短视频平台传播。
所以,洛阳的出圈,本质上是“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力。这座城市没有把文旅当作孤立的“景点生意”,而是围绕“文化体验”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文化IP挖掘、历史情景剧创作的上游内容生产,到汉服租赁、跟拍摄影的中游服务配套,再到打卡vlog、汉服妆造短视频的下游传播裂变。这种生态闭环,让游客不断完成从“一次性游客”变为“文化传播者”,甚至“长期消费者”的转变。
所以那么多城市都在抢抓“汉服热”的风口。但只有洛阳,才能三步相逢“灵动公主”、五步邂逅“雍容贵妃”、七步就能与潇洒“侠客”交朋友。再多走几步,便也会沉醉在这浓郁的汉服“cosplay”氛围里,而跃跃欲试。素履所往。是千年古建与盛唐气象的交相辉映。目之所及,是靓丽容颜与华美霓裳的相得益彰。
当无可替代的古都,捧出无可比拟的真心,这就是年轻人,无法拒绝的理由。来到这里,自然就会明白,年轻人为何如此钟爱神都洛阳。